滨江凯旋门一手房的均价4年也涨不到20%,涨幅在上海豪宅里仅排倒数第5。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2012年到2016年的4年,是上海房价高飞猛涨的4年。2012年1月一手房成交均价2.2万元/平,到2016年6月这一价格已经飞升到了的3.6万元/平方米,涨幅63%。
均价都涨得如此之猛,更不要说个别项目。但邦爷今天想说的这个项目,还是一个高端豪宅,它的涨价幅度却连“平均线”都达不到,远远被大市抛弃的节奏~
它就是上海陆家嘴当年价格仅次于汤臣一品的滨江凯旋门。
朋友圈转发的上海房价涨幅表显示,在上海2012年成交的100多个楼盘中,滨江凯旋门一手房的均价,从2012年到如今也只不过涨了20%不到,排名在全上海滩的倒数第17位(豪宅项目倒数第5位)。
中原的数据则显示,滨江凯旋门的新房销售成交价格上涨了35%,但这依然低于市场的平均涨幅。
难道是这个项目区位不好?有没有搞错,离黄浦江直线距离才130米,位置能差?
难道是陆家嘴这个区域不够好、不够高端?陆家嘴还能不高端?!不过像大宁这种区域,一年的涨幅就已经翻番了啊,确实费解~
也正因为难以理解,有迷信的老人不免开始YY,这是不是和滨江凯旋门开盘当年,新鸿基背后的郭氏家族遭遇的厄运有关~
故事和真相
据说,在滨江凯旋门开盘的2012年,新鸿基地产的两名联席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联,被前主席也是两人的哥哥郭炳湘举报,遭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协助调查,郭炳江因此被判刑,直到今年才获得保释。
这种说法,其实也就听来玩玩。据邦爷了解,造成滨江凯旋门窘境的真正的原因,还是和新鸿基坚持用香港豪宅的观念做上海的豪宅有关。
滨江凯旋门的核心卖点就是江景看黄浦江。可是,为了让户户能见江,滨江凯旋门的户型设计成“面宽窄、进深深”,导致空间很局促。
有人甚至直言,说是豪宅,设计弄得跟个普通高层一样,有些设计的感觉甚至连经济适用房都不如。
||此为172平方米户型
以一套建筑面积145平方米的两房(见下)为例。这么大的面积才两房,按理说应该极为奢侈。但整个设计下来,面宽还不到3米,整套只有一个房间勉强可以看到江,只有一个房间朝南,卫生间和厨房的面积也给得很小气,看起来就像针对90平米小户型设计的。
从爱屋吉屋的二手房视频就可以看到,这一户型的卫生间居然放不下浴盆,只能装淋浴!就算是在香港,一千尺的房子都可以放下浴盆了呀~
||狭长昏暗的过道,能用来做什么?
||拥挤的卫生间,目测快捷酒店的也比它大。
花费将近2000万买的房子,给到你的生活体验,却和经济适用房住户差不多,难怪新一代的豪宅买家不愿意埋单。
再来看一套230平的户型,总体进深和面宽极不协调,所以做厨房只能做直角,即过道厨房。
||230平方米户型的进深都长到天上去了,是准备打高尔夫吗?
豪宅=白菜的时代
户型设计不合理,可是硬伤,这无疑影响了滨江凯旋门对潜在客户的吸引力。
但在邦爷看来,导致其价格涨幅不大的原因还有一个——豪宅产品供给大增。
包括二手房在内,整个陆家嘴板块的滨江豪宅存量本来就很大,若加上虹口、杨浦、黄浦、卢湾的滨江,再加上新天地,体量就更大了。
打个比方,上海有800万户家庭,改善需求占到200万户,改善型房源供应每年有几万套,但2000万以上的豪宅客户只有10万户,两者相差10倍,但供应量却相差无几。
高端豪宅差不多都这样,豪宅总体供过于求,包括绿城黄浦湾在内滨江的所有楼盘都没怎么涨,价格都在13万/平以内。
上海网上房地产就显示,滨江凯旋门一共只有369套,经过四年多,才卖了285套,而且其中有90多套是今年六七月间刚成交的。
而2014年8月才推出的绿城黄浦湾二期,成交均价和滨江凯旋门差不多,销售效率明显高出滨江凯旋门很多,但其一共推出的389套,已经卖出了209套,这样的成绩还是不能和大热盘相提并论。
千万级豪宅在过去几年大量释放,但上海豪宅客户并没有同步以几何倍数增长,这是导致上海一些顶豪成交速度放缓的重要原因。
*文中观点为作者评论,和邦地产立场无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