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初的冬季论坛相比,正在天津举办的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将聚光灯投在了中国身上。在已经举行的数十场不同主题的论坛上,嘉宾发言和现场提问总会围绕中国。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图据中国政府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6月27日,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
与年初的冬季论坛相比,正在天津举办的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将聚光灯投在了中国身上。在已经举行的数十场不同主题的论坛上,嘉宾发言和现场提问总会围绕中国。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虽进一步放缓,但CPI和就业稳定,多方评论都认为这样的表现称得上是“稳中有进”。在总理致辞前,论坛执行主席施瓦布也提出了问题:之后还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持续发展?
李克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宏观政策也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将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资源更多地引向有利于补短板、增后劲、上水平的领域,引向有利于促进转型升级的领域。
他说,我们通过推动结构调整来促进结构转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今年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达到近30%,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再次强调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不仅是在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信心,也是在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
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
“我们对中国经济,不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持乐观态度。”李克强在致辞中说,乐观是充满信心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心引导预期,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
总理的信心来自于宏观经济扎实的表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7%,据李克强介绍,进入二季度以来也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CPI基本稳定,PPI降幅收窄,能耗强度与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业,今年1~5月份,仅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就达到577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58%。5月当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2%,保持了相对稳定。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与十年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10%以上的超高增速一去不返,贸易不振、产能过剩、民间投资乏力等问题仍然突出。
陈凤英介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过大规模投资,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大规模投资本身就不可持续,世界也必须要适应中国的新常态。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并不牢固。”李克强表示,困难是不能低估的,我们要正视困难、坦诚面对困难,恰恰表明我们有决心克服困难,有能力战胜困难,中国的希望将始终大于困难。
正如施瓦布提出的问题,外界不仅关心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也很关心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困难。
在此次论坛上,李克强再次重申,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总理在致辞中指出,消费的主导作用,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的优势在不断显现,智能通讯、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消费迅速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既拉动了消费增长,也促进了消费升级。
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8年之久,但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并没有摆脱阴霾,复苏远不及预期,全球投资、贸易增长低迷,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不时动荡,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走势分化,地缘政治的风险加大,不稳定的因素增多。
就在这几天里,英国公投“脱欧”的决定引起了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全球经济复苏的未来更加不可确定。
“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本次论坛临时增加了英国公投的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会上指出,英国“脱欧”造成的是冲击,而非危机——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但中长期影响不大。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李克强在会前与施瓦布会面时表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升,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对世界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带来影响甚至冲击。
陈凤英认为,在后危机时代,各国都必须认识到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金融危机以前的增长状态,世界在变化,经济体也都需要调整,而这个调整不仅仅是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结构性的调整。
在李克强看来,各国情况尽管不尽相同,但总的方向还是要针对经济失衡,重点推进财政金融改革,放松管制,促进竞争,支持创新,扩大开放,协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他认为,全球经济摆脱困境,最终还是要靠转变发展方式,结构性改革实际上也是要推动新旧动能的转变。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为此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这会有力地推动新经济的成长和传统产业的改造。
“推动新旧产能转变”之中就包含了淘汰过剩产能的问题。在中国,“去产能”被当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近几个月里,欧美国家针对中国钢铁又开展了密集的“双反”。
对于这一问题,李克强给出了坚决的答复:“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将主动采取行动,去产能这本身就表明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
“如今的过剩产能,多数是金融危机期间的投资造成的。而中国在当年的大规模投资,对世界经济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陈凤英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是中国的责任,各国应合作面对。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