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航运央企总部南撤,北方港口城市衰落了?

    邦地产 2016-06-19 14:33

    一个问题,正困扰着我国北方的这两个出海门户城市——天津和大连。

    每经编辑 庞静涛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对于一个港口城市而言,经济下滑、航运公司远走,是不是就意味着衰落已经袭来?

    这个问题,正困扰着我国北方的这两个出海门户城市——天津和大连。

    大咖撤离

    近日,央企航运巨头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整合落地,重组后的公司“中海运”却将集装箱、油运业务的总部落户到了上海,散货业务的总部落户到了广州。而在散货业务和油运业务上,相对具有优势的天津和大连,却错失了机会。

    要知道,中国远洋下属企业中远散货业务大本营在天津,油运业务总部在大连,业务体系和港口设施无需重新搭建和建设。

    更严重的是,中国航运业务最大的四家公司中国海运、中国远洋、招商局和中国外运在完成此轮央企重组之后,总部分别设在了上海和香港。长江以北已经没有一级航运巨头!

    天津为何不再是巨头?

    航运公司走了,意味着船走了,意味着需要服务的人走了,首要还是货物环节出了问题。

    货物来源是对港口依托城市和其腹地经济特别是工业最直观的反映。而来自天津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1月-2016年5月,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港口活跃度,整体处在低谷。

    这影响可就大了,要知道航运早已不是这几条船、几个人的概念,海上航运中心至少具备两个条件:

    一:货来了,有船能去目的地,这需要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路等硬体设施;

    二:能为船、船员、对外的贸易提供服务,港口依托的城市需拥有强大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体功能。

    可见,航运产业体系相当复杂,其中每一个业务都可以延伸成一个行业,而这背后涉及的就是就业和税收。

    如,保税港区、港口航道和码头建设、国际物流网络、集疏运网络、航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工服务、维修保养船舶服务、海上安全保障和海难救助服务、航运保险和海事仲裁、邮轮产业、航运信息、咨询及中介服务、政策法律环境等等。

    所以,港口货物吞吐量不再活跃,极大影响港口的经济。

    同时,由于航运是资金密集性产业,它会影响一个城市的资金量,而资金量对城市的科技创新等产业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记者据公开数据整理发现,2015年天津的资金余额为28149亿元,除四个一线城市外仅次于成都、杭州和重庆,但天津的资金增长率并不出色。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占天津航运份额较大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呈现的大幅下降对航运业有必然的影响;而轻工业相对发达的珠三角明显更具有吸引力。

    2011~2015年部分城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单位:亿元)

    不过,这样的经济增长情况尚未对天津的政府财政收入产生过大影响,官方数据就显示,2011~2015年,天津资金增长率为83.30%,超出了中部热点城市武汉、西部的重庆和成都,甚至在和长三角城市南京、杭州、苏州的比较中仍处于较高的增长率。

    2011~2015年部分城市一般性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大连为何深受拖累?

    大连曾是东北经济的佼佼者,大连港依托大连,辐射东北。如今的大连经济报告,满屏的下滑字样。

    通过这两张图,我们可以侧面看到大连,甚至是东北的经济状况。

    6年,大连对外贸易几近停滞,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或高新技术品的进出口额均是权限下滑。

    大连的低端工业成了经济的拖累,占GDP46.31 %的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了10.6%。

    港口对工业具有依赖性,但大连的工业仍过度依赖煤炭等传统重工业,高附加值的工业鲜有出现,仅有的几个仍处于上涨阶段的品类和高附加值、高科技相关性并不大。这就是大连经济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

    *文中观点为作者评论,和邦地产立场无涉。

    ☞更多地产内幕、更多消息交流,请扫描邦地产粉丝群吧!

    (加群有问题可留言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武汉房价涨得比帝都还快!副省长唱空是担心楼市不火?

    下一篇

    只要3块地,换一个世界500强的大股东,这笔生意马云也得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