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记者 吴林静
该来的总会来。
刚刚过去的周末,手游研发商、发行商、渠道商都在研究一个以前可有可无的资质——游戏版号,即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这项资质,将在7月1日后从后置备案变为前置审批,成为游戏上线的一个“身份证”。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对手游版号监管趋严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拿到一份渠道商的最新通知,该渠道商通知各合作游戏厂商:“7月1日起我司将按照规定进行‘版号’的审核工作。”
有数据统计,去年发行的上万款手游中,取得版号的不到5%。多位游戏发行商、审批代理商告诉记者,当《通知》在渠道商环节得到全面落实后,影响的波及面将从7月1日以后新发行的游戏、以前上线的续作和资料片,波及到目前已上线但未取得版号的所有手游作品。
此外,记者多方了解发现,版号办理代理报价目前普遍为2万元,新规之下,万款游戏集体补办版号,意味着将直接催生2亿元市场。
影响波及面扩大
在《通知》正式生效前,一款手游上线后需要两项备案:一是运营后30日内到文化部做游戏运营备案;二是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做一次互联网出版备案,这便是所谓的“拿版号”。
6月2日的《通知》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未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
游戏发行商、广州浩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吴铭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通知》中所要求的审批流程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版号的审批前置了,“对游戏厂商而言,以前可以在游戏上线后补齐审批、备案程序,而新《通知》要求上线前就必须先走完版号的审批流程。”
此前,对手游厂商来说,版号是可有可无的资质,虽然相关部门已做出明确要求,但因“后续补充”方式的存在,并没得到强制执行。
记者看到,“魅族游戏中心”6月6日告知各合作伙伴称,按照广电总局的《通知》,自7月1日起将“不得联合运营未经批准或相关信息未标明的移动游戏”,所以“魅族游戏中心”要求合作伙伴提供相关资质,并提醒“还未申请或者还在办理相关手续的合作伙伴请尽快安排在6月完成,我司将按照规定于2016年7月1日起进行相关审核工作。”
一位游戏发行商告诉记者,“自新规发布后,目前已经看到几个渠道商下发类似通知了”,一旦所有渠道商落实《通知》,就意味着此前上线运营但没拿到版号的游戏都将遵照新规补齐审批手续。
或催生两亿市场
从目前情况看,“未审批的手游都将集中审批”已成为各游戏厂商迫在眉睫的事。此前有游戏自媒体报道称,《通知》下发后第二天,专门办理游戏版号审批的代理公司“业务量暴增”、“价格上涨超10倍”。
当记者上周末询问北京、上海、成都多家相关代理公司时,虽然未能证实“价格涨10倍”,但也得知相关咨询的业务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增长。
记者发现,在目前手游市场上,办理了版号的产品并不多。国内移动渠道代表硬核联盟去年底发布的《2015年移动游戏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去年前三个季度,国内手游产量已达到7000余款。2015年所有上线手游数量暂无法查证,不过参考2014年的14000款,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至少保持在10000款以上。
游戏工委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5年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的移动游戏,全年仅有370多款。相比之下,发行前拿到版号的手游作品还是太少。
据一位上海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版号代理价格为2万元,办理时间为20~40日,此前是大公司或者大渠道才会要求代办这项资质,现在一些中小客户也开始关注这个《通知》。另几家代理公司的报价也都在1.5万元~2万元区间内。
若按去年约万款手游的产量估算,仅仅是版号这项资质的代办环节就将催生出2亿元的市场。
对于游戏研发商、发行商而言,因为原本可有可无的版号变成前置审批项,将直接提升2万元的硬性成本。
“可以预言,(今年)下半年影响最大的是发行公司。”资深游戏投资人、深圳坤方创投合伙人苗春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前上线又未取得版号的产品,若没在规定时间拿出相应资质,会面临下架的可能。
一位业内人士更直言不讳地表示,《通知》下月开始执行后,“一些小渠道、小发行商将面临被淘汰,想像以前那样‘黑户’运营,根本不可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