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军进一步表示,证监会一贯重视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近期正在指导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修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月版)》,拟进一步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提高资产管理业务运作规范程度。
每经编辑 赵笛
每经记者 赵笛
针对"海通证券全资子公司海通资管旗下一产品全仓为东阳光科控股股东接盘"的相关报道,6月3日下午,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将继续核查有关情况,如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5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独家刊登了名为《牛市见顶前全仓接盘东阳光科遭深套 海通一资管产品乱象大调查》的专题报道,通过《7亿元高位接盘控股股东减持 海通海瑞1号缘何全仓死守东阳光科?》、《海通海瑞1号触及终止条款却不执行 风险级资金来源成重大悬疑》等多篇文章揭露了海通资管旗下的海通海瑞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海通海瑞1号作为一只股票型产品,仅持有一只股票东阳光科(600673),且是满仓持有;
第二,海通海瑞1号持有的东阳光科股份,源自东阳光科控股股东的大宗交易减持,且买入时点为东阳光科出现历史最高价的第二天;
第三,海通海瑞1号从2015年6月建仓到最新的2016年一季报,其持有的东阳光科股数一股未少,即使其曾有机会获利了结或少亏出局;
第四,海通海瑞1号作为一个分级资管计划,它的优先:风险(劣后)比例不是通常的N:1,而是让人匪夷所思的1:10;
第五,海通海瑞1号单位净值长期低于0.81元“提前终止条款”平仓线,但海通资管竟没有履行合同约定导致亏损加大,目前净值亏损约40%;
第六,海通资管声称海通海瑞1号是“主动管理”型产品,但其实际满仓的投资运作与资管报告中宣称的“轻仓运作”背道而驰。
针对上述疑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私募基金经理、券商资管投资经理、证券律师等多位业内人士,并根据各方观点总结指出:海通海瑞1号的上述问题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海通海瑞1号产品的运作是否存在问题;二是海通海瑞1号背后的6.46亿元风险级资金的出资人存在重大悬疑—该6.46亿元资金的出资人是否与东阳光科的控股股东存在关联。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6月3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已关注到媒体报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私募类产品的投资比例及投资集中度由投资者与管理人自行协商确定。”张晓军表示,经初步核查,证监会暂未发现海通海瑞1号在投资比例、投资运作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继续核查有关情况,如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券商各种各样的资管计划很多,由于信息不够透明公开,市场很难明晰一个资管计划背后的资金来自何方,以及是否有特殊的运作目的。
在新闻发布会上,张晓军进一步表示,证监会一贯重视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近期正在指导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修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月版)》,拟进一步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提高资产管理业务运作规范程度。
详见《牛市见顶前全仓接盘东阳光科遭深套 海通一资管产品乱象大调查》专题报道:
http://www.nbd.com.cn/features/671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