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非重点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积4.55亿平方米,比3月末有所减少,但比去年末增加了1233万平方米。
每经编辑 王杰
每经记者 王杰
楼市库存居高不下,既是宏观经济增长的痛点,也有可能带来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正因如此,高企的库存,非去不可。
虽被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但去库存并非易事。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非重点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积4.55亿平方米,比3月末有所减少,但比去年末增加了1233万平方米。
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2690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8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894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40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38万平方米。
开发企业积极拿地
非重点城市的库存为何越去越多?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赵秀池表示,整体原因还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导致房价下降,房价下降抑制了投资需求。大部分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尤其是户籍人口的住房需求已经满足了,外来人口的购房能力有限。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的库存略有下降,但一季度库存已经反弹。这是因为去年以来的销售很好,销售越好,开发商越有钱,越是要加大开工,增加拿地,反过来导致库存增加。
欧阳捷表示,今年1~4月,销售额同比增长55.9% ,投资也从去年底的同比增长1%回升到1~4月的7.2% ,土地购置面积达到5114万平方米,接近去年同期5469万平方米的水平,显示了市场的盲目乐观。今年1到4月份,新开工面积4.3亿平方米,高于销售面积的3.6亿平方米,也远超去年同期新开工的3.6亿平方米。
“目前看,不仅一二线城市投资在增长,甚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投资也没下降,其中21个三、四线城市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达到1920亿元,也超过了去年的1843亿元。”欧阳捷说。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以溢价率40%为界限区分地王(地块成交额超过5亿元),溢价率为零的很难称为地王,整体看,40%是一个临界线,比如北京等城市有限价上限,另外其他城市溢价率40%以上也基本已经接近目前在售的成本价格,所以40%以上,单地块超过5亿元的可以称为地王的简单标准。按此标准,2016年仅仅不到5个月,合计已经出现了152宗地王,而同样的统计口径在2015年全年只有95宗。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几个月,整体信贷政策宽松,大部分房企发债成本明显降低,最低甚至在3%左右。宽松的信贷货币政策,导致房企在土地市场上积极补仓。
去库存还有哪些招?
根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提供的库存报告,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达到18个月以上,而一二线城市则在12个月左右。
库存量的不同,也决定了各地去库存政策实行差别性调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近半省份已发布去库存相关文件。其中,吉林省政策较有亮点,提出实行 “一城一策 ”去库存。根据各地商品房库存规模和房地产市场实际,吉林将全省城市分为四种类型,提出到2018年年底,一类城市(库存规模大、需求较为旺盛)商品住房库存量比2015年底减少25%;二类城市(库存规模大、需求不旺盛)和三类城市(库存规模小、需求不旺盛)减少30%;四类城市(库存规模小、需求较为旺盛)不设任务。
关于下一步如何去库存,赵秀池表示,去库存还得通过财税、金融、行政等手段,打组合拳。关键还得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引入产业和人口。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去库存要真心实意的针对新市民的需求、困惑去解决问题,吸引人口导入,并和城市深度融合。对于一些过度供应的区域,要减少土地的供给。
欧阳捷表示,去库存首先要明确客户,针对客户痛点出台对应的措施。对于农民工要解决他们的“3+1”的痛点,而不是仅仅给予一点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其次要坚决减少土地供应,特别是在供大于求的城市,坚决避免为了眼前的利益,继续惯性的出让土地。有的城市已经明确连续3年不供地,去化周期从28个月下降到13.6个月,使供求关系逐步恢复正常,去库存也起到了明显成效。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