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席卷开来遍及东南亚,衍生了一场金融危机。而这成为倒逼韩国进行结构改革,经济换挡增速的外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
每经编辑 黄修眉
每经记者 黄修眉
发生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席卷开来遍及东南亚,衍生了一场金融危机。而这成为倒逼韩国进行结构改革,经济换挡增速的外在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此后多年蝉联全球网速第一的宝座,也得益于这时候的通信改革措施。
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速为负
韩国经济的转折点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此之前的36年间,韩国经济都经历着高速发展。1961~1996年,韩国年均GDP增速高达8.8%。而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韩国年均GDP增长率骤降。从1996年的5.95%下降到1997年的3.67%。在金融危机的倒逼下,1998年,韩国年均GDP增长率竟走出了1961年以来的最严重回调,当年GDP增速为-7.52%。
当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便是外汇市场。1997年11月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当年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
在金融危机的逼迫下,1998年韩国政府下决心解决外汇危机,并开启了经济结构性改革。韩国经济也在1999年~2000年间,进入了显著的恢复状态。这两年间,韩国年均GDP增速从此前的负数,恢复到了8.71%、7.58%的高增长速度。虽然从2000年后,韩国经济再也没有回到高增长平台,只实现了5%左右的年均增长,但其改革却让经济成功增速换挡,资本市场也在2003~2007年走出一波牛市。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金融危机后,韩国年均GDP增速未再回到高位,从1998年开始逐渐震荡下行到平稳恢复,但韩国综合指数(KS11)在2000年后却一路上扬。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数据显示,1998年6月16日,韩国综合指数跌出阶段性低点277.37。在1998~2000年间,韩国综合指数(KS11)反复震荡,2000年9月底,韩国综合指数开始显著回升,至2007年再次遇上金融危机时,该指数上涨了近300%。2003~2007年,韩国股市更是走出一波牛市,韩国综合指数上涨134%。
大力创新影响资本市场
在金融危机的倒逼下,韩国经济为何能从-7.52%的GDP年增速恢复到8%以上?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记者注意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韩国政府首先向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了55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当然,代价是与IMF签订了一系列严格的经济达标协议。并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放程度,解决外汇危机。
而在此期间,韩国政府还对四大部门、金融、企业、劳动、公共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金融危机改革期间,韩国政府提出的信息化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韩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最大。
金融危机期间,韩国进行的信息化投入,为后来的高科技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9年,韩国信息通信部提出“网络韩国21计划”。1999~2003年间,光是建设高速通信网络,韩国就投入了10万亿韩元。2001年末,韩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17.16%,位居经合组织成员国第一位。韩国政府当年的信息通信改革举措,也让韩国多年稳居全球网速第一。网络建设后,韩国政府又继续实施了科技强国战略。韩国科研发展(R&D)投入占GDP比例由1998年的2.34%上升到2003年的2.63%。
在以科技强国为先导的战略下,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在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电子、汽车、造船、信息、光电、精细化工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竞争力。
证券、电子板块崛起
一般而言,经济有何种发展方向,资本市场就有何投资动向。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记者注意到,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任泽平就在题为《“转型牛”买什么,韩国增速换挡期行业板块表现》的研报中指出,韩国在2000年以后,随着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崛起,股权融资大发展,券商经纪、投行等业务明显受益,因此,证券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行业的双重特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国银行板块表现不佳,可能的原因,除了不良率过高以及随后的信用卡危机之外,韩国直接融资在危机后迅速发展,积压了以银行为主的直接融资业务。因此金融危机后的1999年~2001年,韩国股市行业板块涨幅最大的便是证券行业,两年间涨幅高达800%。
同时,半导体、液晶电视器、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让电子板块成为第二大涨幅领域,LG、三星(三星旗下的三星电子)等世界著名企业的崛起,让电子行业在两年间实现了400%的上涨。
此外,改革后,韩国高端制造业崛起,产生了以现代等为代表的著名汽车企业。整个增速换挡期间,交通运输板块的走势也基本强于韩国综合指数(KS11)。与之相对应地,造纸、机械、纺织服装、建筑等涨幅较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