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国台湾具有典型代表的行业,多数人马上就会想到台积电这样的电子企业。中国台湾经过改革成功渡过增速换挡期的成果之一,便是发展了类似台积电这样的电机电子行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台湾的资本市场也涌入了大量的岛内外热钱,在1985~1990间,台湾股市走出了5年暴涨18倍的大牛市。
每经编辑 黄修眉
每经记者 黄修眉
一提到中国台湾具有典型代表的行业,多数人马上就会想到台积电这样的电子企业。中国台湾经过改革成功渡过增速换挡期的成果之一,便是发展了类似台积电这样的电机电子行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台湾的资本市场也涌入了大量的岛内外热钱,在1985~1990间,台湾股市走出了5年暴涨18倍的大牛市,台湾加权指数在1990年走出了历史最高位12495.34点。
增速换挡平缓下楼梯
既然经济需要改革,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增速换挡。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所面临的挑战。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注意到,上世纪80年代面临低成本传统竞争优势削弱、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房地产长周期趋于峰值等挑战。与韩国被金融危机倒逼被迫改革不同,中国台湾地区很快就意识到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从1984年起进行结构改革,开启了金融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以及一级财税改革、土地改革等措施。
因此中国台湾的经济增速换挡,走的是平缓下楼梯的模式。方正证券数据显示,1961~1980年的19年间,台湾地区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年平均GDP增速甚至在10%左右。1980年开始,台湾地区年均GDP增速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到1985年时,GDP增速只有4%左右,到1990年的这段时期内,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速震荡较大,1986年、1987年、1989年,年均GDP增速又接近12%。1990年后,中国台湾的经济基本完成了增速换挡,经济增速也开始从之前年均10%的高增长期进入年均8%的中速增长阶段。2000年后,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速再降一级,过渡到更加稳健的年均5%左右。
改革措施催生牛市
受益于增速换挡期的改革措施,中国台湾资本市场在1985~1990的5年间,迎来了台湾加权指数涨18倍的大牛市。指数从最低点636点暴涨至12495点。
1985年7月30日,台湾加权指数当日盘中走出阶段性低点636.02,此后指数一路飙升,1990年2月10日,指数收出了12495.34的历史最高位。直到现在,台湾加权指数也未曾回到过如此之高的点位,可见当时经济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的牛市有多大。
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记者注意到,当时,为解决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台湾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开放新竹科技园来提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水平,进行经济产业转型。此后,中国台湾的经济从1985年第三、四季度开始回升,出口急剧增加,经常账户顺差猛增,1985年至1990年实现超过1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同期,投资增加导致资本账户也出现大量顺差,新台币升值预期强烈,境外热钱大量涌入。据估计,当时社会游资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367亿新台币增至1988年的2.1兆新台币,成为股市重要资金来源。
此外,较低的银行利率促使当地居民将大量储蓄投入股市,形成流动性过剩局面,催生了台湾股市的这轮牛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