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权威人士把脉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仍靠投资拉动 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5-10 08:55

    权威人士对《人民日报》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文章同时指出,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每经编辑 赵庆

    “稳”的基础仍靠投资拉动 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每经记者 王辛夷

    5月9日,“权威人士”第三次“来到”《人民日报》,这一次的标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

    这位权威人士对《人民日报》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文章同时指出,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有矛盾的核心在于老的经济发展动力减弱,新的动力不足。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速较去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速虽然降幅缩窄,但仍然处在负区间,三驾马车中唯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同比名义增长10.7%。

    多份机构报告判断,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提升,但需要注意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在之前出现了大幅下滑。

    “这是正常现象。”李慧勇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足,但经济增速需要保持稳定,政府投资在此时发挥作用,是合理的托底。

    固有问题没有缓解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权威人士在文中表示。

    具体来看,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不过,权威人士认为,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

    权威人士口中的“固有问题”是什么?李慧勇认为,固有问题非常多,但核心是老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新的动力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前期高增长掩盖的风险开始暴露。

    权威人士认为,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文章同时指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李慧勇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筑底,一直等到世界经济显著复苏、改革红利落地、市场出清,这种格局才会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新经济将逐渐替代旧经济,中国消费和中国智造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还需激励民间投资意愿

    不过,从一季度整体“好于预期”的经济成绩单来看,目前稳增长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于稳投资。

    权威人士在文中表示,“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的比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其中国有控股部分增速高达23.3%,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5.7%,增速较去年全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经济活动改善似乎是由政策推动的。”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这种观点,李慧勇表示赞同:“6.7%的增长速度超过预期,我们要看到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数字是‘保增长’、量化宽松的结果,不能说是市场自然地触底回升。”

    李慧勇强调,民间投资比例的下降是政府投资的原因,而非结果。他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足是正常的,但经济需要稳定的增长,政府在这时挺身而出,做了该做的事情,而绝不是政府投资挤出了民间投资。

    本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将公布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多家机构报告认为,这一数据将在3月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房地产投资有望继续回升,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将保持高位。但也有声音认为基建投资增速难以进一步扩大,主要论据是,地方财政收入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甚至减少。

    各地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全国有24个省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回落,16个省份财政收入个位数增长或者负增长,比2014年增加4个。

     

    李慧勇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更应该起到作用,发挥政策性银行第二财政的优势,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满足地方政府、优势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企业利润。

    供给侧改革输不起 去产能“长痛不如短痛”

    ◎每经记者 胡健

    5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引起高度关注。

    上次“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声谈经济是今年1月4日,主题为《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这位人士又针对供给侧改革作了详细论述。

    权威人士指出,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廖天舒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个案。

    他提出了四点原则:一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应是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二是政策需要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对短期阵痛有充分准备;三是相信市场的力量,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统筹协调。

     

    谈改革操作:饭要一口一口吃

    “供给侧改革”在2015年末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而这一次提及供给侧改革重点则在于实施。此次,权威人士回应称,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该人士还表示,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地目前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是3~5年的行动计划,主要采取“1+N”模式,即1个总体方案(或实施意见),配套N个专项实施方案。而河北、甘肃、辽宁等省份则先行出台了专项实施方案,大多是针对房地产去库存和企业降成本。

    权威人士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

    这位人士强调,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

    他分析说,年初以来,一些政策已陆续出台,比如,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补短板的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谈去产能:该断奶的就断奶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产能率先从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入手早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共识。

    今年2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去产能的两大意见,明确要求煤炭、钢铁行业未来3至5年内分别压缩产能5亿吨左右和1亿~1.5亿吨。一些地方也相继明确压减指标,比如贵州就计划用3~5年时间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江苏则提出,到2018年底,分别压减煤炭、钢铁产能700万吨、1255万吨。

    权威人士也明确提到,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有地方已经表达出这样的决心,比如广东省就已明确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

    权威人士提出,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权威人士称,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

    换一个视角来看,去产能也并非就是完全的“减法”。该人士指出,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院长贾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产能的过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市场充分竞争,有效公平的市场自身就能起到“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

    廖天舒的建议也包括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市场主导、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以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储备人才等。

    高杠杆是“原罪”不能用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每经记者 万敏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一文。对于货币与金融市场风险,“权威人士”明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并强调高杠杆带来高风险的可能性,认为“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各项经济和金融数据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在经济回暖的基础上,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当季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未来降准次数可能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降息空间也愈发收缩。

    破除信贷依赖

    在上述文章中,权威人士指出,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

    虽然官方近几年来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始终用“稳健”一词,但其内涵却早已发生变化。随着去年以来的数次降息降准,货币信贷已呈实质上的“宽松”,市场分析认为,一季度的天量信贷一部分来自实体企业需求回升,但也有房地产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因素。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该权威人士指出。

    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杠杆率的迅速上升已是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对信贷的过度依赖,已经带来债务问题的不断暴露。权威人士的上述表述,意味着一季度信贷狂奔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对信贷投放踩刹车的动作,同时这也委婉地批评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去地产库存的做法。

    权威人士也在访谈中多次谈及要避免对经济实行长期的刺激政策,“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该权威人士还举例谈到,“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等。

    刘东亮认为,权威人士特别提到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强刺激,并要抛弃宽松货币拉动增长的幻想,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持稳态度与此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权威人士是能够影响到央行决策的层级,可以认为今后货币政策将趋于稳健,即经济只要不再次出现超预期恶化,货币政策更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进行微调而非大规模放松,未来降准次数或进一步减少,更多是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而降息空间也可能愈发收缩。

    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此次的“权威人士”访谈还提及了近期热议的“债转股”。他说,“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面对高企的企业负债和银行不良资产比率,有望于近期启动的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还在讨论中的债转股被寄予厚望,但同时,对后者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担忧也在增多。

    “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主导债转股,只能从形式上改变自身的账面资产质量,而并不能从本质上真正改善,如果转股企业盈利能力不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甚至会随之降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胡建忠在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银行通常不具备经营或重组企业的专长,往往需要找到能胜任的过渡管理层。债转股可能会带来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债转股后,银行与企业产生关联,银行可能继续向企业提供贷款,造成新的负债,妨碍股权处置工作。国家拥有企业的情况可能也会增加。

    房子是给人住的 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

    ◎每经记者 沙斐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中记者与“权威人士”的问答,内涵极为丰富,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多有涉及。

    文章指出,“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市场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房地产要去高杠杆,清理首付贷是情理之中的事。不仅如此,非限购城市、二套房以上的贷款利率、贷款成数等,都有可能会受到严格限制,“月供不得超出家庭月收入的一半”这个原则会更加强化,投机行为将被阻截。

    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

    市场分析认为,由于开发商等使用融资杠杆以及我国居民存在投机现象,导致2015年我国房地产贷款占银行信贷比重从2014年的21.3%提高至22.4%。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再任由一些地方的楼市高杠杆“横行肆虐”而不想办法清理,将会重蹈股市覆辙,甚至可能会引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事实上,通过“加杠杆去库存”等逆周期刺激政策需要考虑后果和代价:一是在市场自发资源配置下,将致使房地产市场继续加剧分化;二是房地产杠杆率的增加将导致风险敞口的不断扩大;三是居民过度增加杠杆率参与融资,将影响我国经济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升级。

    在《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中,“权威人士”指出,“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说明今后不要指望通过杠杆来解决购买力问题。”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杠杆已经到了警戒线水平,相信接下来信贷杠杆会严格控制,尤其对首付贷之类的管控会更加严格。

    卢文曦称,未来全国性的统一楼市政策可能会非常罕见,更多的是靠地方政府来实施有针对性的细则。“这样的话可打的牌其实也不多,对三、四线而言,也就是购房补贴、公积金政策倾斜、税费补贴等,但是这些属于‘小打小闹’效果有限。一线城市以及过热的二线城市会受调控政策影响,压制性措施还会延续。”

    借城镇化推动去库存

    据统计,2015年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亿平方米,如果再加上施工面积,按照2015年销售速度,去库存可能还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的发展与去库存的政策同时产生了泡沫积累与泡沫破裂的双向失调风险,在去库存中要保持房价的平稳性,并通过政策方式促进房屋库存消化、降低杠杆率,才能避免行业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而爆发经济危机。

    然而,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杠杆率已偏高,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均与银行信贷密切相关,过低的利率和信贷膨胀扭曲了资源配置。

    宋清辉告诉记者,许多机构想追逐暴利但更希望自己的资金安全,在无法判断市场前景好坏的前提下,会利用投资者尤其是投机人士的心理,通过提供贷款获得客观且安全的利润。比如先在去年股市暴涨期间广泛参与配资,又在楼市暴涨之际加升购房杠杆。

    对此,卢文曦认为,一旦政策从紧,市场投机部分的交易量就会被挤出市场,因此交易量缺少一块是必然结果,需要其他后续力量来“补足”,而城镇化则是动力之一。

    尽管城镇化看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当前的地产库存量或只有杯水车薪的作用,但市场有观点认为,城镇化去库存仍有多种手段,即使是租房也是城镇化去库存的手段之一。

    “如果房子空置,哪怕是卖掉的,也是一种库存,一旦有波动,也是不稳定因素。”卢文曦认为,租客也是潜在的购买力,所以从这点来看,租房也是去库存。

    此外,清晖智库相关资料显示,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买一送一的情况,即凡在一线城市购买了一套新房,就可获赠一套三四线城市的新房以实现去库存。

    宋清辉表示,“精明的开发商永远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只要将三四线城市房子的价格加在一线城市的房子上,他们就能够收回成本了,毕竟在一线城市再高的价格也不愁卖。”

    经济L型运行是一个阶段 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时隔4个月,昨日(5月9日),“权威人士”再现《人民日报》把脉中国经济。

    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权威人士表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今日,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会出炉。此前,业内对于今年面临通胀或通缩压力的声音均有之。

    在权威人士看来,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人士的表述可以看出,不用过于担心通胀问题,目前还是观察期,决策层不会因此将货币政策收紧。当前经济需求还偏弱,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通胀很难往上走。预计全年单月CPI高点不会超过2.5%。

    L型走势将持续两年以上

    近期发布的一些宏观指标释放出利好信号。譬如,近日发布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3月工企利润实现二连涨,实现同比增长11.1%,并创2014年8月以来新高,这也是工企利润单月增速20个月以来再次站上两位数的台阶。

    对一些宏观指标回升,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对此,权威人士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权威人士据此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近期表示,中国经济中速增长的底部今后一两年会出现,前提是供给侧改革要真抓实干,去产能必须要到位。经济触底以后会是一个大的“L”型走势,不会出现“U”型或者“V”型反弹,有可能出现小的“W”型波动,今年一季度的反弹如果是中国经济触底的开始,很可能是第一个“W”型出现。

    朱振鑫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总体表现会是平稳的,但是会出现轻微起伏。比如今年一二月份经济表现不够好,三四五月经济表现就较好。从目前看来,二季度是经济反弹的高点,但持续性不够,下半年可能会出现回落。但即便在季度上有反弹或回落,幅度都不会很大,总体仍将保持在6.5%~7%。

    权威人士指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物价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市场也密切关注通胀是否抬头。

    权威人士指出,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

    对于中国而言,权威人士表示,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

    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但在权威人士看来,还不能匆忙下结论。权威人士强调,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

    5月10日,国家统计局也会公布最新的CPI与PPI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及多位经济学人士此前预测4月CPI为2.4%左右。

    海通证券研报显示,4月菜价大跌,但猪肉价格新高,油价上调推动非食品价格上涨,预测4月CPI小升至2.4%。4月PMI购进价格创5年新高,油价上调,煤价、钢价显著上涨。预测4月PPI环比大涨0.6%,同比降幅收窄至-3.5%。中金公司预计4月CPI同比增长2.3%,与上月持平。猪肉、蔬菜等主要食品价格较3月份已经回落,但前期房价上涨、需求回暖等因素或带动CPI中居住等非食品价格边际上行。

    此外,有经济学人士认为,CPI或从4月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在朱振鑫看来,4月CPI仍会维持2.3%~2.4%的水平,但是会在五、六月份回落。“原因在于,去年五、六月猪价较高,要考虑基数原因,并且蔬菜价格的季节性因素的消退,菜价正大幅下跌。工业品价格上一轮已经反弹的差不多了。”他说。

    朱振鑫同时指出,下半年CPI还会出现回升,但是今年的高点不会超过2.5%。“4月PMI数据已经往下走,这表现出需求仍然偏弱,物价上升空间有限。”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也认为,通胀将从4月份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而需求改善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近期基础工业品价格大涨显示4月份工业品价格环比将继续高增长,PPI同比跌幅将继续收窄。

    分化是经济发展必然 不能停留原地等着“风水到我家”

    ◎每经记者 王辛夷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愈发明显——从地区来看,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从行业来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行业则产能过剩;从企业来看,一季度新增企业利润中,电子设备、化工、汽车等五大行业占了近九成。

    对于这一现象,《人民日报》5月9日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中,权威人士强调,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分化”问题的本身需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分化”既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产物,也是经济增速换挡不同步的结果,发展不太好的区域和产业恰恰是经济所暴露问题的核心。

    区域分化要求政策分类处理

    从已经公布的各省份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最快的重庆,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区间,而经济增速最慢的辽宁则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两者相差高达12个百分点。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用“老”重”“剩”三个字概括了辽宁的工业问题。他认为,辽宁的症结在于重工业和传统产业陷入了危局,众多支柱产业产能过剩严重。

    《人民日报》采访的权威人士称,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代表团表示,现在不同地区行业经济走势出现分化,通俗讲就是“冰火两重天”。“重庆属于‘火’的那一端,跟重庆火锅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除了重庆,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前面的东部沿海地区,如今仍保持平稳的中高速增长。“如果低估中国在大转型中的区域性差异和结构性差异,宏观调控平均用力反而会导致在结构性和区域性张力之中出现整体性问题,局部塌陷带来连带效应。”刘元春提醒说,在当前已经出现区域分化的情况下,单向度的宏观调控会“失灵”,需要分类处理的政策模式。

    分化遵循“二八原则”

    都说“人往高处走”,在经济领域,要素向高收益领域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在煤炭的“黄金十年”里,大批资本涌入煤炭产业,让煤炭产量在短短十年之间翻了不止一倍,从而拉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高速增长。

    “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权威人士分析,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分化”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之间,更表现在不同行业之间。在钢铁、煤炭、玻璃等传统行业艰难去产能的同时,许多战略新兴产业却实现了高速增长。比如今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3.4和1.7个百分点。

    “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权威人士强调,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同一个区域有的省很困难,有的省却发展不错;同一行业有的企业亏损,有的企业效益却很好。”李克强说,“这些做得好的地方和企业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我们就要朝这一方向去努力。”

    叶檀:从权威人士访谈看资本市场投资逻辑

    ◎叶檀

    权威人士再发话。5月9日权威人士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判断是L型的走势,这是一个经济阶段,不可能很快过去。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弹性强,所以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这应当意味着,未来对经济不必实行强刺激,不必实行大水漫灌。

    从权威人士的阐述当中,投资者应当可以得出指导未来投资的准则。

    去年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股市的高杠杆,今年又经历了期货疯涨,房地产市场不同城市则处于分化之中,高杠杆引发的后遗症得到了高层充分的关注,意味着希望以高杠杆来推动某个市场的疯狂上涨已经不现实。

    在经济下行时,流动性与投资仍然可以扛鼎,资金不时会成为强心针。但流动性注入后,实体经济往往由于投资效率低而无法全部吸纳,相当大一部分会溢出到资本货币市场,导致某个市场短期内会有快速增长。但这样的增长只是天空中偶尔绚烂的烟火,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经济一旦稳定,货币就会收缩,这时市场会呈现出松、紧、松、紧的阶梯状态。所以投资者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某一个市场能长期保持充盈的流动性。

    在这样的市况下,投资者需要抓住能够引领未来的板块,比如高端制造、消费与高端服务业。

    在经济的L型运行周期中,会出现分化,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政策的无形之手不会刻意去扭转分化的趋势,分化意味着资源得到了高效配置,注入到了未来有盈利前景的行业,所以,高端制造、高端服务业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前景,以后投资应当牢牢握住这两个抓手。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相对来说更安全,这些城市发展更快,市场化程度更高,会吸引更多的人到来。

    权威人士非常明确地说,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是幻想。这就提醒投资者,不要用高杠杆投资。

    高杠杆运用不当会让人倾家荡产,政府不会鼓励。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对于个人投资而言,高杠杆同样不是个好主意,除非你自认为自己是巴菲特,但巴菲特现金流丰富,几乎不用高杠杆。

    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的本源是什么?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的债务危机,不是为了让大公司得到一大堆钱、让一堆人套现富了更富的。楼市的本源是让人住、让人休息,不是为了让人投资。而汇市的本源是为让人在境内外投资、生活更便利。既要加杠杆又要控风险,在目前的阶段很难办到。

    在当前的市场中,投资者最好不要去碰过剩产能的低效企业。

    未来“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的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但决策层的决心很大,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办法就是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动手术,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低效率企业去杠杆,可以用市场并购的方式,也可以用破产清算的方式,对于实在救不了的,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只要就业稳定,产能过剩行业的破产就不是大问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融资盘大作战-5.10:大盘缩量下杀 1只有色金属股较强

    下一篇

    揭秘中小银行IPO幕后赢家: “影子股东”变更会计核算大举增厚业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