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3月16日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表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马若虎
李克强总理3月16日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表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信心基于既有的成绩。过去一年,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取得了不俗成就,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证明了我们在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方面的能力。
信心基于对未来的合理谋划。政府工作报告对2016年政府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作出了安排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我们已经在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做充分准备,具备了打硬仗的决心与能力。
如,针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获得批准,“施工图”进入了全面落实阶段。只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强化责任担当,就一定能步步为赢,久久为功。
信心还基于实力:“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不断注入新动力,创新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信心也在实干中越来越强:“上下同欲者胜”,“奋斗才能赢得未来”。
发展经济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现在,全社会“双创”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政府清障搭台让更多高手“破茧而出”,在为经济增长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梦想。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空间拓展开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总理的信心给了我们信心,也给了世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