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每经记者 刘旭
“活跃二手车市场”这句话明确出现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正因为如此,全国工商联所提的《关于解决各地二手车限迁问题的提案》随即引发社会关注。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数据显示,北京旧车交易过户外迁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影响新车销售下降1.6个百分点左右,受此影响去年全年北京新车需求下降7%。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二手车限迁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朱孔源正是《关于解决各地二手车限迁问题的提案》起草者之一。
朱孔源告诉记者,“二手车限迁政策的优化关系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也是整个汽车销售体系改善的‘内因’。”
据了解,上述提案建议:第一,明确二手车“限迁”时间表,各地按照时间表执行;第二,针对二手车的出口进行政策鼓励。
朱孔源表示,二手车在东南亚市场很有竞争力,从政策层面鼓励出口,是让中国二手车市场流转起来的重要补充因素。
二手车是车市增长“内因”
“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等都是影响汽车市场走势的外部因素,保持整体向上的健康增长,最重要的是‘内因’。”朱孔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二手车“限迁”就是重要内因之一。这也是此次全国工商联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提案的根本原因。
所谓“限迁”,是指一些地方对于外省或者外市的二手机动车,采取限制环保标准、限制年份等措施,以避免这些车辆大量流入本地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约300个地级市出台了二手车的限迁政策。国内限制国五标准以上的有12个城市,国四标准以上的261个,国三标准以上的51个,国二标准以上的3个。以河北为例,目前河北省多数地市对于北京以及其他省市迁入的二手汽车有着严格的限制,至少需要达到国四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必须达到最高的国五标准,而且还须是车龄6年之内的二手车。
在朱孔源看来,各地实施二手车“限迁”政策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二手车为一般老旧汽车,迁入的异地二手车将会对当地的环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要求迁入的异地二手车应符合新车环保标准;二是异地二手车的迁入对于当地税收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今后的老旧车辆的环保治理却需要地方税收补贴。
“二手车流通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发展并壮大二手车市场有利于缓解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对交通出行、环境的压力,可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朱孔源说,“实际上,各地实施的‘限迁’政策还涉嫌行政垄断,为二手车流通设置市场准入限制,造成经营主体竞争不公平,违背市场经济原则。”
一位二手车经销商告诉记者,部分车主由于接受不了目前这种价格,暂时放弃了更新车辆的打算,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打破二手车流通“地方保护”
朱孔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汽车市场还不成熟,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二手车销量还不到新车销量的一半。
从国外的情况看来,二手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57%,美、日等发达国家更是高达70%左右,即二手车销量通常为新车销量的1.5~3倍。在我国,新车与二手车销量比例倒挂明显,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2459.76万辆,同期二手车市场交易量941.71万辆,占比不足40%。可以看出,我国二手车的销量及其市场发展不仅落后于汽车大国,而且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且,目前我国限迁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部分。比如,有些地方的“限迁”政策甚至以汽车出厂或者上牌日期“划线”。以石家庄市为例,当地以进入品牌二手车登记日期为界限,超过三年的不允许迁入。唐山市则以进入品牌二手车出厂日期为界限,超过三年的不允许迁入。
对此,朱孔源表示,在我国,汽车通常视为一项重要的固定资产,但“限迁”造成二手车的价值快速贬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车主置换汽车的需求,继而造成新车销量低迷。所以从盘活整个汽车产业的角度出发,调整二手车“限迁”政策很有必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全国工商联的提案中,并没有要求“一 刀切”式地彻底取消“限迁”,而是建议将目前各地标准不一的“限迁”政策进行统一,并略微放宽排放标准。一方面,建议在2018年12月31日前,各地不应对满足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异地注册二手车的迁入设置障碍;在2022年12月31日前,各地不应对满足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异地注册二手车的迁入设置障碍。
“因为2011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四排放标准,到2018年,国三以上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已经使用超过8年,对于这种老旧车辆进行限制比较合理。同样,2023年再开始对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二手车进行限制,不会大面积影响国内二手车流通。”朱孔源说。
此外,全国工商联也建言,打通二手车的出口渠道。据悉,目前,已经有部分经销商进行二手车出口业务,但由于政策不清晰,处于“灰色地带”。一位二手车经销商表示,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二手车的需求并不小,如果合理利用这一需求,可以盈利。
基于此,全国工商联建议鼓励二手车出口。朱孔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这部分市场的规模尚无具体数据,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市场空间还是很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