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心田
每经记者 王心田
2016年艺术品春拍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划中,各大拍卖公司的策略都随着买家购藏品味的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期望通过“精耕细作”来布局市场上买家目前追捧的品类。例如,此前苏富比就宣布调整了春拍日程,将原本两周完成的印象派、现代及当代艺术重点拍卖压缩在一周内完成。
那么,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买家的藏购品味集中在哪儿?2015中国艺术品市场有什么变化?近期《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新鲜出炉,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仔细翻阅这本近百页的报告后,为大家梳理了几大关键点,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你一定要知道!
●“银发族”成收藏主力
2015年纯艺术类市场通过公开拍卖,获得了高达112亿美元的总成交额。艺术市场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经济产业来谈论,包括按资产类别来区分的收益和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市场十年以来的增幅超过212%。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艺术市场在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西方高端市场的快速发展。2015年全球共上拍86.57万件拍品,相较于2014年同比增长3%。美国市场在连续五年将头把交椅让给中国后,去年则凭借在纽约实现的多场天价专拍,重回艺术市场的霸主地位,中国市场占据了第二位。
随着艺术品拍卖的大众化趋势,中国大众收藏的市场愈发庞大。2015年火爆的邮币卡电子盘行情吸引了众多钱币邮票的爱好者。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发现,截至2015年底,仅南京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交易会员人数,就从年初不足8万人,增至88.97万人,全年累计交易额达7830亿元。此外,2015年“第四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展示了500位艺术专业学生的1480件优秀作品,其中60%当场完成销售,而个人家庭消费占据了销售量的一半。可以说,艺术品消费市场已被全面激活。
然而,高端艺术品市场的买家则呈现出“银发族”集中的现象。“银发族”指的是年纪在50岁以上、购买力强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主要使用互联网在全球搜索艺术品的买家。“银发族”是高端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的主力军,有趣的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拍卖纪录不再源于亿万富翁的投资冲动。收购名师佳作的背后更涉及了一套完善的经济战略:无论是高更、莫迪里阿尼,还是梵高、毕加索的杰作都是全球文化影响力和参观人次指数的保证。其中,去年中国私人美术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亚洲买家也开始发展博物馆产业链。
●19世纪艺术家作品供不应求
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上,19世纪的艺术品(画家生于1760年~1860年)和古典艺术品大多都被精英阶层收于囊中,绝不会轻易出售。那些极具标志性的杰作一旦亮相,便会引起全球买家骚动,特别是亚洲买家。诸如梵高、莫奈、高更、马奈、德加等19世纪艺术家所创造的馆藏级精品,去年拍卖均突破了1000万美元。其中,年度最佳拍品花落梵高的《阿里斯康道路》,其以6633万美元的高价被亚洲藏家收入。该作品在2003年的成交价仅1170万美元,12年后的价格已高出460%。
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调查发现,19世纪欧洲艺术先锋作品,尤以法国大师作品为主,比同期的中国艺术作品更受市场青睐,特别是吸引许多中国和日本的收藏家。此外,去年19世纪艺术板块的拍卖表现优于古典艺术板块,其年度总成交额超过13亿美元,占西方交易市场12%。尽管其成交量呈略微下降的趋势,但总成交额还是实现了62%的增长。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表示,“市场追捧的拍品‘双名’要重合,不但要名家还得要名作。相比之下,普品成交就比较困难。这说明藏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如中国著名的“银发族”藏家刘益谦,在去年以10亿余元拍下《斜倚的裸女》,这幅作品不仅出自19世纪名家,也是名家的馆藏级精品。
●中国古代书画仍表现坚挺
2015年中国书画的市场份额比2014年缩减2.27%,占中国纯艺术类市场总额81.77%。这一年,中国书画板块成交数量、成交总额分别下降38.75%、29.21%。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各拍卖公司采取“量小而精”的策略反响不错。此外,多件古代和近现代书画的天价精品也提振了市场信心。46件50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书画拍品,贡献了12.90%的市场份额。其中,古代书画贡献了30.96%,近现代书画贡献57.74%,由此凸显了这两板块的硬通货属性。
去年古代书画表现稳健,成交量比2014年减少14%,成交额反而增长10%。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与在拍古代书画精品产生了联动效应,文徵明、董其昌、冯宁等多位古代书画家刷新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此外,宫廷书画因其珍稀而价格高企,如北京保利推出的《乾隆帝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1204万美元),香港苏富比推出的郎世宁《纯惠皇贵妃朝服像》(1819万美元)成交额表现出色。
艺术家大师潘天寿的书画也备受关注,其作品总成交额比2014年增长144%。其中《鹰石山花图》成交价4502万美元,进入2015年全球纯艺术品拍卖前20榜单。此件作品十年增长近20倍,平均年复收益率超过30%。这说明,作品只要在美术史上有定论、在传承出处上清晰有序、无争议依然能带来超预期的明星价格。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留英学者季涛表示,“前些年这些作品确实略被低估,现在的情况实际是一种补涨。如2013年黄胄的作品,或是2014年黄宾虹的,2015年潘天寿的,这也是市场在寻找价格洼地。主要还是关注作品在美术史的地位,但价格没有过亿、或价位还较低的作品。如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这类型,就容易带起价格。其次,这有一定的偶然性,赶上了一个好作品、生货,价格就会高。这样的作品在以前可能就少见,或可能是在四五年前出现过,但那个时候出现的作品,因市场是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当时就还没有到一定的价位。”
理财不二牛(微信号:buerniu5188)发现,当代书画成交额下滑58%,其中当代名家范曾、何家英等多位艺术家的成交额大幅缩减。艺术品市场每年的热点板块都在变化,这集中反映出买家的藏购品味在不断变化。许多购买了当代艺术名家作品的在去年都遭遇了价格腰斩,主要是由于前些年他们的作品被炒到虚高,泡沫破裂导致了价格持续下跌。同时,买家的藏购品味不再仅限于舆论吹捧的作品,而是更加理性地分析和偏爱真正有价值的、价值被低估的藏品。
季涛说,“市场的分化和市场的细分还是会继续走下去,包括2016年。越来越突出精品,突出品牌公司,突出一些市场中补涨的板块和作品。而把普通的拍卖行、存世量大的板块、普通的拍品等重新洗牌。当代艺术中原来根据官职定价的和常作为礼货出现的、艺术水准一般的作品,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在理性、成熟、两极分化的市场中,珍稀精致的艺术品永远会缺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