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亲历台湾大地震救援现场:这几个故事震撼了我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2-06 16:17

    “台湾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发生这样大的地震了!”这是今早台南街坊们心有余悸互相聊天时,最多说的一句话。

    “这次地震,比得上9·21”,这是在地震救援现场,一位休息中的兵长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有媒体报道称,这场6.7级地震是台湾自1995年9月21日以来第一强震。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台南市

     

    “台湾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发生这样大的地震了!”这是今早台南街坊们心有余悸互相聊天时,最多说的一句话。

     

    “这次地震,比得上9·21”,这是在地震救援现场,一位休息中的兵长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有媒体报道称,这场6.7级地震是台湾自1995年9月21日以来第一强震。

     

    2月6日早9:30,每经记者张雯到达台南市永大路二段207号大楼,这也是此次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废墟之上,纪录、见证台湾“强震故事”。

     

    故事一:用手挖出的生命探测通道

     

    “砖块!”

     

    听到简单的两字命令后,救援队员安静地一步迈出,飞快地用双手清理石块、碎玻璃,短短一分钟不到,清理出一条二十米长的较平坦路面,随后,安静地后退三步,再成沉默、笔直站立的一排。

     

    正是这些救援人员用双手扒开碎玻璃清出的通路,使得生命探测仪得以顺利进入倒塌大楼内部。

    “吃点东西吧!”

     

    “拿一个暖宝宝暖一下手吧!”

     

    义工拿出自己准备的食品、用具,向每一个经过的救援人员递上,在记者观察到的十几人中,无一人接过,他们只是安静地摆摆手,排成一队走向下一个命令点。义工徘徊许久,都没有送得出去手里的各种用品。

     

    而作为记录者的记者,更不应该占用救援物资。口罩、食品饮料,大部分记者都是自备。在救援物资放置点,始终没有出现一拥而上拿抢的情况。


     

    故事二:“采访可以,请让开通道”

     

    地震倒塌现场有设卡,但因记者到达较早,比较顺利就绕进了现场,而在一次不小心走出关卡之后,一名警察欲拦住再走进的记者。

     

    “你做什么的?”

     

    “我是大陆来的记者”。心想:糟了,也许会对我“封锁”。

     

    “你的证件呢?你怎么不用大相机?”

     

    “本来只是来旅游,没有带。给你名片!相机不如手机可以直接网路传信息啊!”心里却不抱希望。

     

    但警察看了一眼我的名片确定我是记者后,立即请进。

     

    而在另一侧,护送着担架小跑的救援人员对着记者大喊:采访可以!请不要堵到通道!

     

    转到倒塌大楼正面,早晨刚到时即遇到的台南市市长,又恰好走了过来向消防局局长了解情况。

     

    总体感受:信息透明、畅达,无论出现在救援现场的人是哪种身份、职业,首要默识是一切以生命为重,力争分秒与死神赛跑。

     

    故事三:“我的妈妈和我姐姐的两个孩子还在里面!”

     

    “我的妈妈和我姐姐的两个孩子还在里面!”

     

    这是记者在安置点遇到的27岁男生,脸上还带伤的他,独自爬出震后废墟,而他的妈妈和他姐姐的两个孩子(5岁、6个月)还埋在废墟之下,生死未卜。

     

    男生脸上是麻木,只有仔细看,才会看到他忍不住的颤抖,以及直愣愣瞪着眼前废墟的时突然喷涌的恐惧,随后又回归到之前“麻木”的状态。

     

    故事四:消防员的祈祷

     

    当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时,路过倒塌大楼旁的一座寺庙,无意中转头一撇,看到一位后背印有“台南市消防”字样的消防员,正跪地虔诚祈祷。记者没有走进去打扰他,只远远地随手拍下这让人感动的一幕,记录下这特殊时刻的祈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直击台湾高雄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两颗原子弹,当地救援如何展开(多张独家现场图)

    下一篇

    亚邦集团董事长被协助调查余波未了 短融券违约风险扩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