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正在疯传。据券商中国等多家媒体报道,辽宁振隆IPO涉嫌造假遭立案稽查,同时作为其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的信达证券亦受到牵连,2016年1月26日前亦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相关情况信达证券也已经向媒体做了确认。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阳戈
每经记者 赵阳戈
辽宁振隆特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振隆),这家以籽仁系列产品及其他干果、坚果类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为主营的公司,于2014年4月23日在证监会官网公开了招股说明书,在等待了接近2年后,收获的不是上市路条,而是立案稽查。
公司直面诸多风险
一则消息正在疯传。据券商中国等多家媒体报道,辽宁振隆IPO涉嫌造假遭立案稽查,同时作为其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的信达证券亦受到牵连,2016年1月26日前亦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相关情况信达证券也已经向媒体做了确认。
公开信息显示,辽宁振隆的招股说明书签署时间为2014年4月22日,证监会网站于2014年4月23日对外披露。
2015年3月13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其中就有辽宁振隆,另外还有四川帝王洁具股份有限公司等。
据悉,辽宁振隆成立时间为2000年10月17日,法定代表人黄跃,注册资本8000万元,主营业务为籽仁系列产品及其他干果、坚果类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产品包括南瓜籽仁、松籽仁、葵花籽仁等籽仁类产品;开心果等坚果类产品;南瓜籽、南瓜面等南瓜籽系列综合利用产品及豆类、杂粮等其他产品。该公司以出口为主,数据显示其出口收入一度占主营收入的八成,产品销往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据辽宁振隆披露,公司2013年前五大客户均在国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基于辽宁振隆自身的业务情况,公司直面诸多风险:
首先,由于该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南瓜籽等农产品及松籽等坚果类产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较高,约为九成,那么当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产量受气候、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时,难免令公司的采购价格有大幅波动的可能。这个从辽宁振隆披露的2011~2013年逐年的成本变化就可看到。
其次,同样是因为对原材料种植等因素的考虑,辽宁振隆需要做原材料存储,每年第四季度到次年二月为原料的集中采购期,季节性集中采购是公司原料采购的一个显著特点,原材料存货金额占比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为三成左右。这种季节性采购量大,原材料存放时间长,该公司存在由于存储空间不够、气候异常或存储管理不严而导致原材料变质、损毁的风险。
另外,由于辽宁振隆以出口为主,汇率的变化毫无疑问会对公司产生影响。从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2011~2013年的汇兑损失分别为271.08万元、169.49万元和956.35万元,这无疑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时,由于产品以出口为主,该公司还面临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风险。
农业股造假“更有冲动”?
有趣的是,作为农业企业,辽宁振隆并非孤例,此前就有不少农业企业也过造假的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阅公开信息后发现,早在1994年,有着“中国蓝筹第一股”之称的银广夏,1998~2001年共计虚增利润7.72亿元,股价(复权后)从1998年的2.5元左右上涨到2001年末将近25元,造假事件后股价又一泻千里,跌到不足0.5元。
1996年6月上市的“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曾经以其“优良业绩”创造了资本市场的“神话”。事实却是该公司1999年、2000年两年间虚构营业收入36.9亿元(实际只有6400万元),虚构净利润9.4亿元(实际亏损)。
2005年,上市8年的丰乐种业爆出有6年造假,虚构主营收入1.8亿元,虚增净利润4006万元。
2006年草原兴发被爆出上市9年时间里累计虚增净资产14.15亿元,同时虚构营业收入、成本等。
2011年,绿大地成为中小板造假第一案,同样以虚增资产、营收惊动市场。
万福生科于2008~2011年期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据瑞林投资研究,诸多农业股造假值得市场思考:第一,农业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基础建设、原料采购和销售,主要涉及的是农民的个人和小型的农民合作组织。这就决定了这类企业交易对象极其分散,而且交易手段需要大量使用现金,其业务流和现金流不像其他工商企业能有很清晰严格的交易凭证,在审计上造成了根本的困难;第二,国家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实施了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农业的税率很低,甚至个别领域完全免税,这会极大地降低造假的税务成本。而没有税收优惠的行业需要交纳的税金超过销售额的10%,为了造假,这些行业的公司必须连续好几年掏出大量的真金白银来交税,造假成本高企;第三,农业企业营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可能亏损,企业的盈利压力相较其他企业更大。而且农业企业尤其是养殖业的盈利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企业很难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长,为了保持持续盈利的良好形象,公司造假冲动更强烈。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