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公司辩护人称,快播只是技术提供者,并没有在自己所有、管理或者使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含有淫秽视频的直接链接,该公司还使用了很多方法监管淫秽视频,该公司未用淫秽视频牟利。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肖乐
快播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案开庭审理
◎每经记者 肖乐
1月7日,快播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单位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自2007年12月成立以来,基于流媒体播放技术,通过向国际互联网发布免费的QVOD媒体服务器安装程序(以下简称QSI)和快播播放器软件的方式,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视频服务。期间,被告单位快播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王欣等四人以牟利为目的,在明知上述QVOD媒体服务器安装程序及快播播放器被网络用户用于发布、搜索、下载、播放淫秽视频的情况下,仍予以放任,导致大量淫秽视频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
对于指控,快播CEO王欣在庭审中称,快播公司和他个人都不构成犯罪,起诉书上写的快播播放器和快播服务器不具备发布功能和搜索功能,快播是不具备传播属性的。快播的主营业务是播放器业务、游戏业务和机顶盒业务,根据资讯广告或者和搜索引擎的合作以及会员的收入盈利。
快播公司辩护人称,快播只是技术提供者,并没有在自己所有、管理或者使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含有淫秽视频的直接链接,该公司还使用了很多方法监管淫秽视频,该公司未用淫秽视频牟利。
抽检视频70%为淫秽内容
2013年11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从位于海淀区的北京某技术有限公司查获快播公司托管的服务器四台。后北京市公安局从上述服务器中的三台服务器里提取了29841个视频文件进行鉴定,认定其中属于淫秽视频的文件为21251个。公诉机关认为,被告单位快播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王欣、吴铭、张克东、牛文举的行为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对于抽检的视频中有大概70%的视频都是淫秽视频,王欣解释称,快播不掌握用户点播文件的类型,“快播在中国有上亿用户,公诉书上的数据也许绝对数量很大,但是相对数量就很小了。”
王欣称,起获的服务器是缓存服务器,是网民点播网络视频时候自动缓存的数据,这是行业里通用的做法,目的是为提高服务质量。
对于可能有用户播放色情视频一事,王欣在庭审中表示,他们对于文件名进行了过滤,2009年的时候就开始加入了一个完善的举报系统,屏蔽的网站应该有上千个,一直在逐步完善。
王欣在庭审中解释了QSI视频发布者上传视频到网民看到视频的过程,“视频发布者在自己电脑上下载QSI,然后自己下载相关视频,再通过QSI处理,将相关链接发布到自己的网站上,网民通过链接就可以看到视频了。”
王欣称,快播软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播放,就像传统意义上的DVD,快播做的点播模式和世界其他点播服务软件是一样的,“我们认为技术本身并不可耻。”
两三年时间营收5亿多元
成立于2007年的快播,通过基于P2P技术开发的QVOD流媒体播放系统,向用户提供影音节目,活跃用户一度过亿。不过,盗版和色情也一直是快播发展的两大包袱。
2013年下半年,快播、百度被腾讯、优酷、乐视等组建的“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起诉。2013年12月27日,国家版权局认定快播公司构成盗版事实,对其予以25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并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
2014年3月,快播公司被举报存在文化作品侵权行为,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属实。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曾经于2014年6月26日向快播开出了2.6亿元的巨额罚款,快播拒绝支付,并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此行政处罚决定。
由于无力支付罚款,快播两次申请延期。2015年3月1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强制执行处罚决定的申请。
据了解,快播此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包括快播资讯广告收入、与搜索引擎合作的收入分成以及部分会员收入。据《财经》杂志报道,从2012年至2014年3月,快播公司的营业收入为5.4亿元人民币,其中快播广告收入占到61%,快玩游戏为38%。
在庭审中,快播的辩护人坚称,快播的收入与被指控的传播淫秽物品没有联系。此前,有专家提出,虽然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快播公司的播放器观看淫秽视频,但快播公司并不从发布者、搜索者、下载者等网络用户处收取费用,也没有在网络用户观看视频之前加入广告。
在庭审中,公诉人表示,明知技术已经被网民利用,明知已经很难监管,为什么公司还不转型?王欣称,快播只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就算用户不用快播的技术,也会用其他公司的技术,现在,专心做技术的公司非常难得。
一位曾经的快播用户向记者表示,在快播被封之后,还是有一些和快播模式相同的播放器能够使用,“都是用这种P2P技术。”
快播网站首页至今仍挂着2014年5月的整改公告。公告称,快播愿意积极配合相关主管单位的行政处罚,主动进行整体业务的整改,最终推动快播业务的成功转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