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多数石墨烯还未走出实验室 资本狂热让企业“哭笑不得”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08 01:3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奔着概念炒作而投资石墨烯产业,更有公司反复澄清却被市场不断炒作,资本的狂热可见一斑。但从技术的实际应用到可以量产的具体产品,国内外目前都没有实现实验室之外的突破,石墨烯要真正实现商业运用还任重道远。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师烨东    

    在A股市场中,石墨烯概念无疑是热点题材之一。近年来,稍有风吹草动的利好,石墨烯概念股便有可能集体涨停。实际上,石墨烯被发现之后,一度因为各方面潜在的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材料界的无冕之王。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则很骨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奔着概念炒作而投资石墨烯产业,更有公司反复澄清却被市场不断炒作,资本的狂热可见一斑。但从技术的实际应用到可以量产的具体产品,国内外目前都没有实现实验室之外的突破,石墨烯要真正实现商业运用还任重道远。

    11月30日,工信部等三部委一纸《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十余只石墨烯概念股齐齐涨停。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石墨烯早已不是新的热点。这种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认为是“新材料之王”,一旦石墨烯商业应用实现突破,未来前景难以估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中国的石墨烯概念股公司里,进展较为顺利的目前已经开始有实验性的产品进行生产、测试,但更多上市公司仅仅是宣布欲投资石墨烯相关项目,随后便没了下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李永峰在表示,在石墨烯产业里,炒概念的企业和资金很多,这反而不利于行业发展。“趁着国家当前新的扶持政策,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资本,都应该踏踏实实去做,才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石墨烯概念受热捧:德尔未来股价3月飙涨120%

    在资本市场的热切关注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谋划投资石墨烯项目。刚刚搭上石墨烯快车的德尔未来于今年8月10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20亿元用于投资含石墨烯超级锂电池项目,并承诺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0.08亿元,年均净利润1.54亿元。

    自今年9月之后,德尔未来股价从不足11元一路飙升至24元,3个月不到的时间股价飙升超过120%,大幅超过同期大盘上涨幅度。

    同样因石墨烯概念大涨的还有乐通股份。11月26日之后的三个交易日里,乐通股份连续收获三个涨停。但是乐通股份的石墨烯项目却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过消息。公司最早涉及石墨烯是在2013年。当年1月,乐通股份与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墨西)签订协议,双方商定组建合资公司从事石墨烯油墨的研发和生产,计划总投资1亿元,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其中乐通股份以现金出资2400万元,占合资公司80%的股份,乐通股份由此摇身一变成为石墨烯概念股。

    不过,自从2013年初提出合资公司之后便没有了下文。直至2014年9月26日,乐通股份发布公告称,决定暂缓成立合资公司,继续观察市场情况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成立合资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就公司石墨烯项目进行问询,乐通股份在回复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对于是否与宁波墨西组建合资公司,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而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石墨烯相关材料。对于研发相关的进展情况,记者试图获得更多信息,但是乐通股份并没有透露。

    实际上,2014年以来,至少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都曾宣布将进入石墨烯领域,然而在宣布之后往往都没有了下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资本市场的浮躁让很多企业有了投机取巧来“做局”的机会,很多声称的投资与技术研发合作,往往“只做宣传,没有动作。还没有投资,企业就在股市上大肆宣传要研究石墨烯,市值暴涨,真正的石墨烯研发却不见动作”。

    产品概念模糊不清:很多“石墨烯”产品,难与单层挂钩

    资本热炒石墨烯概念背后,除了其可能存在的前景,石墨烯及相关产品概念上的混淆,也为炒作提供了便利。从概念上讲,石墨烯是指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材料,而石墨烯的超低电阻率、高导热率、高强度等多种“超级”性质,正是石墨烯在单层结构时才能拥有的,很多号称“石墨烯”的产品,却难以和单层挂钩。

    博士期间在清华大学主攻石墨烯材料方向的冯红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石墨烯及相关产品概念的定义比较宽泛,这也是行业内出现众多企业及“石墨烯类”产品的原因。

    以市场曾反复炒作的石墨烯电池为例,“充电速度为普通电池的1000倍”、“充电十分钟能跑1000公里”等曾经被认为将是石墨烯电池能带来的突破。然而就目前来言,究竟什么是石墨烯电池都难以定义,也未能看到有进展性研究。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博士刘冠伟甚至直接撰文称“石墨烯电池技术接近于不存在,其噱头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石墨烯概念股中另一家热点公司华丽家族则在今年陷入了石墨烯手机的争议。其大股东是上海南江集团,拥有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而在今年华丽家族又发布了拟定增收购北京墨烯(拥有宁波墨西与重庆墨希股权)控股的预案。公司表示,“2015年,墨烯集团会有批量的订单产生和执行,石墨烯将开始逐步进入各行各业;宁波墨西成立于2012年4月,主营石墨烯及制品研发、生产、批发和应用技术咨询服务,将建立年产千吨级石墨烯生产线。重庆墨希成立于2013年3月,主营石墨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将建立年产百万平米级石墨烯薄膜生产线。”

    对于该两条生产线,该公司在回复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尽管公司目前没有直接投资石墨烯项目,但是拟收购的两家公司相关产品已达到规模化生产能力,具体的产能将根据销售订单情况确定。

    对于“千吨、百万级”这样的石墨烯量级,一些业内人士却有所质疑。“目前的确有一些打着石墨烯名号的产品可以量产,但是这些产品只能叫类石墨烯产品,甚至是就不是石墨烯产品。比如说石墨烯粉体,多层的粉体现在国内的企业可以量产,但是多层粉体比起单层粉体会丧失一些石墨烯特有的性质。诸如一些公司提出的氧化石墨烯等产品,其实算不上石墨烯,只能叫做碳氧混合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教授告诉记者,“在石墨烯的产品上,企业喊的数字越大,真实性就越难保证,越可能不是真正的单层石墨烯。”

    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育群则直接质疑,“单层或者少层数的石墨烯产品,目前还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主要需求方也是研究机构与学校,购买时都是按克来计算。如果不是类石墨烯产品,而是石墨烯产品,真的能生产出来几百吨,卖给谁去?”

    多数项目仍处研究状态:仅掌握生产方法,没有具体产品

    被认为是石墨烯概念股领头者的方大碳素(600516,SH)是国内碳素及石墨制品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被认为有实力发展、生产石墨烯产品,并且早于2013年便获得了石墨烯材料的生产专利。在去年石墨烯概念股大涨时,曾有媒体就石墨烯产品采访方大碳素,公司却回应称“石墨烯产品目前还处于研发状态,仅仅是掌握了石墨烯的一种生产方法,并没有具体的产品。股票暴涨只是市场的炒作,产品离市场还远。”记者在方大碳素去年的年报及今年的半年报中,并未发现关于石墨烯的相关项目。对于方大碳素目前相关石墨烯研究进展如何,公司证券办相关人员并未回复。

    东旭光电则于去年宣布布局石墨烯产业,公司于2014年6月与北理工签署合作协议,打造“东旭光电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对于公司目前石墨烯产品的投入,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相关研究还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产品投入量产。具体未来如何发展,要看未来研发情况而定。

    除了研究中的项目,还有概念股公司目前以投资石墨烯项目为主。烯碳新材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石墨烯领域的发展定位是“石墨烯产业化平台”公司,即通过“产业服务平台+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成为石墨烯产业化的枢纽型服务平台公司。据了解,公司目前已经参投了相关石墨烯基地及公司。

    资本浮躁影响科研:炒概念的资金太多,不利于行业发展

    近两年来,有上市公司已经数次否认涉及到石墨烯相关产品,仍然能在否认两年之后逢石墨烯概念就被热炒而大涨。

    从2013年至今,每逢石墨烯概念股大涨,旗下拥有电池子公司的维科精华一次都没落下。更为讽刺的是,该公司自2013年便开始澄清公司没有石墨烯项目,却仍然挡不住股市中的热钱汹涌而来。

    早在2013的一轮石墨烯概念暴涨时期,维科精华便曾在短短3日股价上涨25%,当时公司便澄清过旗下业务没有石墨烯项目。

    在11月30日跟随石墨烯板块涨停后,维科精华对于其仍然被归入石墨烯概念股有点哭笑不得。公司在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一直在澄清了,公司真的没有石墨烯相关的项目”。

    类似的还有新华锦。早在2014年6月时,上市公司就曾经澄清与石墨烯无关。接受采访时新华锦方面亦表示,相关石墨烯的项目与集团公司有关,上市公司并无相关项目。

    一位券商分析师则直言,之所以会出现公司澄清没有相关项目仍被热炒的现象,就是因为看好石墨烯的前景炒概念。“至于多少年才能量产而后商业化,并没有人关心。”

    一位石墨行业的业内人士对此也颇为无奈。“每当石墨烯概念热炒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懂产业也不懂股市的大爷大妈来问我,石墨烯这个东西好不好?我只能告诉他们未来的前景肯定好,但是什么时候能量产、商业化并有公司以此为主营业务,真说不准。”

    李永峰认为,资本的浮躁甚至带入到了研究中。“现在进入石墨烯行业的企业和资金都比较多,这是好事。但是,现在炒概念的企业与资金也很多,反而不利于行业发展。趁着国家当前新的扶持政策,资本应该挑真正有所发展的去做,才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信邦制药定增获无条件通过 囊获中肽生化彰显平台气质

    下一篇

    多方面技术难以突破 石墨烯电池名不副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