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美联合凭7个员工创几十亿市值闻名A股市场,但它的经验能被复制吗?Why not?一个新的办公模式正在创造可能。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邦地产”微信公众号real-estate-circle)
最近A股市场上星美联合可谓牛爆了(就是新世界郑裕彤女婿杜惠恺“玩借壳”失败的那个星美联合),因为它员工加起来才7人,市值却有几十亿。
那么问题来了,想凭一人或几人之力创建一个市值百亿的公司,有可能吗?
Why not?一个新的办公模式正在创造可能。
“以小搏大”的联合办公
一种被称为“联合办公”的全新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原来公司里的财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统统会成为独立运作的公司。你只要能够充分利用业务外包,将公司运营的各种琐碎事务外包出去,就可以“以小博大”。
在美国2700多万家企业中,99%的企业都是以这种方式经营的。在以色列,高净值的科技公司大都是小微企业,这种企业被称为“独角兽”,动辄都是上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就连这几年大火的Uber和Airbnb(前者估值高达600亿美元、后者高达到250亿),也是精通资源利用的“外包一族”,因为他们甚至没有一辆自己的车和一间自己的客房。
同样,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标杆“苹果”,也只负责研发和营销,但它的市值远超以三星为代表的,拥有几万人生产队伍的“传统”企业。
国内将有一批市值爆表的小企业?!
目前,“联合办公”模式已大规模在中国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或也有希望成就一大批市值几十甚至百亿的“小公司”。
就国内来看,小米可以算这套模式的实施和体现者。小米本质是并不掌握许多核心硬件,但它利用强大的外部代工和采购,估值已飞跃至六百亿美元。
新的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它是顺应万众创业的产物,一旦有人提供了符合这一需求的办公环境,原有的合作难度和风险也能大大降低。
怎么说?因为,在原来的办公形态下,企业想找到可信赖的外部伙伴非常难,企业常常面临孤军奋战的状况,没有金融机构愿意借钱,没有可靠的供应商,连找个靠谱的财务都难。而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年代,“联合办公”的模式正在兴起,带动写字楼整体租赁细分包装、合作出租等业务的成长。你生意上的所有发展需求,都可能在距离几米远的工位上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面对这样的新增需求,潘石屹、毛大庆都想把自己的SOHO和优客工场发展为写字楼中的“苹果”。
把客户变成员工是谋利高招?
他们想怎么办到?
首先,这种模式未来也许会把一个大公司拆解成几十乃至几百个小公司。每一个部门,乃至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单独的公司,自己创造收入,自行控制成本。
员工成为客户,客户成为员工。
毛大庆对邦爷说,将办公室做成一个像云服务一样的平台,所有的上下游企业都在一栋办公楼、一个产业园里。他们都在联合办公,从用户到供应商到下游企业,有了它,你的成本会降到最低,你的效率会变成最大,这就是一个办公桌的生意。
当你进到这个办公室时,可以触手可及地拿到你要的各种服务:小到帮你办护照、港澳通行证,帮你小孩找幼儿园,看病帮你挂号,大到人力资源外包,出租CFO等等。很多事都可以服务的接入者和服务平台的组合者完成。
毛大庆说,这种共享模式称之为社区,而其创立的优客工场则是一个服务提供商,属于科技服务业,利用孵化器、加速器园区本来就开放的投融资机制,推进资源互相补充,做一个园区的生态链。
因而优客工场在盈利上,桌子等硬件设施只占一小部分空间(最多盈利40%),剩下的60%来自于社区培训教育,社区创业引导基金和未来的IT服务。未来会延展更多相关个人和小群体服务。
大公司会因此死亡?!
通过这样一个资源集聚的平台,创业者得到更多的是“软件”服务,比如融资、商业运作、技术创新的各种专业辅导和扶持。
当前国家的开放环境和鼓励政策,激发了许多人创业。而这群创业者需要一种灵活高效、低成本高服务质量的办公模式。强大的需求推动了灵活办公空间业务在中国显著增长。
但这种模式对大公司的威胁几乎是致命的!
厌恶公司政治的个人和小团队将越来越多地从大企业内部走向分离,人才、资金和高效的合作伙伴将迅速离开,剩下越来越多僵尸企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