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监管机构出重拳 年内多家券商被查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04 00:05

    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在规范券商行为方面打出了一系列有威慑力的重拳。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胡敏超    

    违规五花八门 两融易中枪   

    接下来,看一下券商哪些业务容易触碰监管“红线”。从公告披露的今年以来被立案调查或处罚的业务来看,两融业务最容易中枪。

    2014年12月15日~28日,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现场检查。2015年1月16日,有五大券商披露了在检查过程中遭受处罚的情况。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问题,受过处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户数量较多的情况,处罚是: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

    此外,招商证券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问题,并且受过处理仍未改正;广发证券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问题,且涉及客户数量较多。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都被证监会采取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此次对国信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的两融业务违规的立案调查,又是发生在年底。在证监会惩罚力度加强的预期下,有投资者向记者表达了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国信证券在2015年4月被证监会采取了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是国信证券存在向从事证券交易时间连续计算不足半年的客户融资融券等问题。

    除两融业务外,证监会对“不了解客户”的券商也没“手软”。这从2015年9月证监会对方正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四大券商开出2.4亿的罚单可见一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其他的违规只能用五花八门来形容。

    如长江证券未与转载机构签订协议,未明确转载责任,致使转载机构篡改了研究报告标题,研报报送审核人员不符合公司内部规定;东兴证券集中交易系统部分运行异常,导致公司部分客户无法及时登陆交易,公司未就该信息安全事件及时向北京证监局报告;2014年9月~2015年3月,方正证券的财务报表及2014年度报告,均将20.50亿元的投资定性为银行存款,导致年度报告、净资本计算表等报表存在违反会计准则、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的情形,财务报表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业界大佬论剑“大视频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下一篇

    高盛高华下调万科A评级 强势上涨太招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