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想不到,这个中国第一部机甲太空类型电影,是在几百平米的工作室诞生的!它是怎么做到的?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邦地产”微信公众号real-estate-circle)
在遥远的宇宙,一个叫赛博特(Cybertron)星球上有一群变形金刚,正义的汽车人和邪恶的霸天虎在电光火石的战争中,彰显着正义的力量。
“汽车人,变形出发”,想起这句台词,一定会戳中很多人。因为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男孩来说,每个男生童年都有一个变形金刚梦,这就像他们童年记忆中的一颗糖,甜到难忘,那是80后一代最真挚的记忆,是磨灭不去的印迹。
是的,每个孩子都曾经梦想能拥有个属于自己的变形金刚,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小时候的一个变形金刚手办模型,就是最最奢侈和珍贵的礼物。这也给那个没有电脑、没有iPad、没有网络、星期二下午没有电视的单调童年增添了一抹亮色。
当年的小男孩,如今大多已入而立之年,但依然怀揣儿时的梦想和一份变形金刚的情结。
如今,上一代的梦想将在一部新电影上得以延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产机甲、科幻类动画电影《星核》正在紧张拍摄制作中。
但你或许想不到,这个中国第一部机甲太空类型电影,是在几百平米的工作室诞生的!相信很多人和邦爷一样在问:它是怎么做到的啊!
简陋的房子+牛逼的一切=神奇的效果
《星核》的“背景”有多牛逼,咱们先来见识一下。
该片的视觉导演刘志平被誉为“中国数字绘景第一人”,他曾参与《白银帝国》、《赵氏孤儿》、《关键第四号》、《加勒比海盗4》、《变形金刚3》、《太平洋战争》、《环太平洋》、《特种部队》等众多知名国内外电影,曾因2009年参与《太平洋战争》、2011年参与《海滨帝国》的后期制作而两次获得艾美奖。
《星核》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科幻片制作技术。
这部影片和其他科幻片一样,导演就像是一个大的产品经理在统筹,带领一群产品经理进行模块化生产。什么是模块化生产?科幻片倾向于利用大数据预判观众模型,然后在系统流程上、制片业内部、电影叙事模式上逐渐模块化。
而且“科幻电影的分镜”是一般传统导演所不具备的技术难题,只有形成了一个特效化、数字化的成熟工业体系,才能有好的科幻大片。伟大的科幻电影们,无一不是从这样的完整体系里生产出来的。
而且,在大型特效电影制作中,研发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很多效果的实现都要新的工具,这些工具就需要研发部门研发了。要知道,类似《星际穿越》或《地心引力》这样大片的核心要素是艺术家奇妙的想象,加上精湛的电脑技术。
好了,下面到了邦爷认为最牛逼的一点——这部影片诞生在一个神奇的地方“8号桥”。
据说,项目内租赁面积净高都在4米以上,可以给人更多元的设计灵感,也只有在这么一个地方,才能诞生中国第一部机甲太空类型电影。
而就是这样一件只有几百平米的工作室,汇集了众多的程序员和工程师,他们在这间创作室里,通过借助Maya、Nuke等制作软件,迸发出一个又一个灵感与创意。而他所在的空间是可以赋予它想象力的地方,空间足够大,对发散创意思维是有好处的。
邦爷了解到,这个地方是上世纪的江南造船厂原址,如今则是黄浦区重点打造的创意设计引领地,8号桥也已经成为创意产业沟通的桥梁。
从最初集中于创意设计行业如JIA PLUS,到如今已逐步拓展诸如美橙科技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再到米粒影业这样的数字娱乐公司,8号桥正在成为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的福地。
每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还创造出了阶层,从第一次出现工人阶级开始,到第三次的IT大军,而今,智能化的4.0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
在智能化4.0的时代,互联网和消费会完全融合,“个性化”、“定制化”也将成为标配,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的需求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而这也是更大的价值空间所在,提高生产线的柔性,将成为新一代制造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