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获得性话题——借力互联网新业态打造普惠金融全覆盖,主要探讨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话题,对话主题是:借力互联网新业态打造普惠金融全覆盖。参与本环节的嘉宾是: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中融民信总裁冷厉、中瑞财富副总裁荣春献、恒昌公司副总裁张然。
魏薇:其实简单的来讲,普惠是能够以更低的门槛,更低的成本,更便捷和快速的手段服务于我们的客户,或者让我们的客户获得服务。其实互联网金融是我们整个金融体系的补充,普惠金融是靠我们所有金融或者是金融服务的从业者一起去完成的非常宏大的事业,包括我们现在在座的领导和银行的各位同仁以及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方面等等的团队和成员。
我认为如果从我们自身的业务模式和平台来讲,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是相对比较低的门槛。在我们的平台上面,我们的起点是非常低的。在原有的传统金融服务方面,更多是服务于高端客户的,相对收益比较高的,风险相对可控的产品,像信托和其他类型的产品,他对客户整体的资产实力以及它的一些风险承担的能力要求是更高的。
现在有了互联网金融,在这方面实现了更加相对比较宽泛的群体,能够去触及,并且能够去采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看到我们大多数平台上面,我们的投资起点是百元,有的可能是千元的模式。包括我们项目的一些回报,目前在整个收益水平上来讲,还是与传统金融产品略高一些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有流动性更强的新的产品和服务。
包括金融工厂在微信端做了理财项目,流动性更强,是账户类的理财产品。这些都是更简单,更便捷的方式普惠于我们投资理财的客户。
从融资端来讲,我们更多要考验能力和水平,在相对比较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中,如何识别和辅助你的优质用户获得低门槛、更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手段。不管是信用贷款也好,还是包括大宗贸易的客户,获得的手段并不是很多。现在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和加入之后,这一类客户有更多的方式和更多的渠道获得融资,获得金融的服务,能够辅助他继续做大规模,进行发展,这些都是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并且按照现在来讲,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已经上升到顶层设计层面,符合整个近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主要还是非常有强大的社会需求,这是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所有从业者的机会,能够调动我们的资源,整合我们的资源,把我们的经验和服务的能力、水平提供给我们的用户。
苏琴:我们也在做很多业务的探索,市场定位的时候,像我们一开始介绍的,民信希望全方位覆盖市场的各个客户。作为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做到全民的覆盖。下一步我们会像魏总他们说的有消费金融,我们也在做上面的探索,我们会针对在校大学生做一些3C类的消费金融的借贷,主要是为他们没有跨出校园的学生们,从信贷角度来讲,可能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可能在很多的传统金融行业没有办法拿到贷款的,但是通过我们消费金融的产品提供,能够顺利的买到3C产品,其实对我们互联网金融有很大的贡献。
从第一步的智能手机开始,接触到我们互联网金融普惠的概念,其实这方面也是民信在普惠金融上能够想到的一些点。之前,我也听多了另外一个普惠大众的平台,(两碗仓)的几乎,其实是粮食供应链的一个产品。在普惠这一块很早就布局了,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调查。发现很多的粮农和果农,他们也是非常有金融方面的需求,但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关系,经常被拒于传统之外。包括在果农和粮农上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体现了普惠金融的概念。
荣春献:普惠这一块我更赞同上一个论坛里面建行同仁的定义,普惠一定有一个前提,首先这个东西成本上是可以承受的,可持续的情况。我指的是资产端这一块,资金端有很多人讲了,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让更多的普罗大众接受到不同渠道的投资,获得高于银行存款的回报,这是普惠的一个表现。
其实对于融资端或者资产端来讲,我觉得普惠是有限的,首先我一定要筛选,只是说筛选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说传统金融更多的判断它的主体信用和还款的能力和意愿。从我们的业务模式来讲,更多的是判断它的行为,同时在这个贸易行为当中,它的物流和仓储,每一个环节我是不是可控,只要判断这个行为是真实的,同时这个过程可控,我就可以给他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是有一定的普惠含义在里面,符合这个条件的,也许银行不会愿意给他们提供贷款,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担保,没有相应的抵押,我们这一块不需要。我觉得这一款不管是对大宗贸易商品领域,还是对于资产融资端的需求,是我们做到了我们应该做的,但是不可能是普惠。如果出现坏账,第一受到损失的是平台投资人,同时平台会受到影响。我保持我的观点,资产端一定是有限的汇集。
张然:普惠第一个是线上线下能够覆盖更多人群,第二点是我们公司从一线到四线城市都有网点覆盖,能够全面覆盖。第三点普惠我认为第一个是是不是有多元化的理财产品,让老百姓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方案进行投资。第二点是从资金需求方,是不是有多种的借款成本,不同的借款方案给到它。
比如说我们也有对中小企业主的一些借款,相对于我们的借款成本会高很多。在这里我用不同的借款成本,根据他们的承受能力去进行一个切割,让他们找到不同的可以获得需求的借款方式。在理财端我们也会给更多的有资金比较雄厚的人,跟他们推荐一些半公益的理财产品,让他们能够获得收益,在他们收益预期不会降的很低的情况下得到精神的满足,同时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如何看待老百姓的生活,或者更加的节俭。我也同意荣总说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做适度的普惠,这是我们公司现在做的事情。
主持人:普惠概念提出源自于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实过去还是比较遥远的。前几天从台湾回来的时候,当地银行提供的居民储蓄利息是一点几,普通人的财富是不通过这些方式的,促使银行只是作为通道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合适它的理财通道和方法,这是我觉得在世界自由经济市场上的运行法则。
可能国家出于银行约束的角度,实现更多的分配,实现社会资本流转。这一部分的普惠有一定的距离,也有可能互联网的到来,互联网形态演变为手机互联网、智能连接终端的网络人人金融的时候会打破这样一个束缚,每一个个体不一定是优惠的,而是每个普通人都有它能享有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是贴合它的本身需求的,也是界定互联网新生态,有这样的新模式和思考理论,实现每一个个体人人金融的普及。
这是我们最终的思考,最终希望四位嘉宾做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判断,用比较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
魏薇:我觉得在未来不管是中期还是长期也好,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服务的手段。其实我们在金融上面服务的需求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未来会和更多的现有的线下O2O模式,还是说目前互联网平台甚至电商也好,等等更多的手段还会有更多的融合。
我相信未来更多的是服务属性,服务于我们的用户,我们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给他什么,更多的让他体会到互联网手段的快速、便捷。同时,金融服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所有用户以普惠的形式享受到金融服务,这是未来从大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当中,其中很重要的基因和要素,未来应该是相对综合的服务手段。
苏琴:我个人始终认为金融是本质,互联网只是手段,我认为将来不管是中期还是长期,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绝对是并行互存的,互相依托和互相发展的业态。
荣春献:第一个从资金端角度来讲,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未来是百花齐放,有众多选择的投资渠道。从融资端角度来讲,可以获得融资的渠道,越来越拓宽。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到我们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渠道,再到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本市场,这一块会越来越广。而且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个趋势,现在很多的资产慢慢的先成为非标资产,逐渐的形成一种标准化,比如说ABS,实际上就是把社会上的存量资产越来越拓宽。
张然:我觉得两个词:高度融合和经营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