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二届中国电信“i创”黑马大赛总决赛在上海举行,从各级电信公司、专业公司推荐,以及社会创业者报名参赛的近160个项目,历经初赛、预赛的角逐,最终,免费流量助手、互动电视、e分钱等六个项目脱颖而出,分获2015年度黑马冠、亚、季军。
“i创”黑马大赛是中国电信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和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精心打造的重要赛事,旨在激发创新活力,历练创新人才,实现创新发展。大赛聚焦公司整体战略,面向集团内外广大创新创业者,涵盖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化和重点移动互联网两大领域。
大赛搭台 创投唱戏
第二届“i创”黑马大赛圆满落幕以后,中国电信创新业务事业部李安民总经理表示,中国电信将继续发挥“i创”黑马大赛的机制和平台作用,不断完善项目培育、人才培养、资本运作等机制,努力构建多路径、多模式、多平台的创新创业新格局。同时坚持能力、资源和平台开放,积极服务于全社会创新创业者,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互联网+”行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办方表示,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社会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中国电信的能力、资源支持和业务合作;内部优秀项目将向集团级产品、孵化基地输出,优秀人才还将纳入员工荣誉体系,导入创新人才库。
据中国电信学院创新与转型人才教研中心主任谭雄鹰透露,第一届“i创”黑马大赛的冠军项目“易排排”,不仅在大赛中获得好评,而且在比赛结束后立即得到了外部投资方的青睐,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开始公司化运作,并获得了较高的融资,业务收入已超过千万。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创新部总经理助理张一飞表示,他去年通过第一届“i创”黑马大赛脱颖而出,获得了公司的支持。其创业项目“流量大爆炸”在安徽公司获得全面推广,用户数量激增。目前作为一个基于本地化服务的APP应用,“流量大爆炸”日均活跃用户已超过30万,总用户数达到130万。张一飞还表示,作为电信内部的创业者,公司从机制体制上也给予了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大力支持。进入电信三年来,他已经连升4岗,比正常晋升的时间缩短了7~8年。
引领“双创”探索孵化
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电信行业也呈现新业态。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成为共同地选择。而作为央企的中国电信在国家倡导的“双创”活动中,更是肩负着重要使命,对照行业内外标杆,积极探索和实践,旨在打造生态主导型创新孵化器。
近年来,中国电信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成立了15家互联网业务集约运营单元,并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持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植和投入,在创新孵化、创业投资、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渐成体系,成效明显。
2011年,中国电信率先开展创新孵化,并成立专业创业投资机构——天翼创投,建立起“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和三基地运作模式,将中国电信的资金、网络、技术、人才、创意等资源与社会科技创新环境及资本进行高效整合对接,扶持内部员工和社会有志之士早期创业。
截至目前,天翼创投共开展7批次孵化,550人162(含4个外部项目)个项目入孵,其中公司化项目17个,平均股权增值15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电信聚焦互联网研发、运营、用户体验等关键人才,建立了“4+2”人才培养体系,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梧桐计划”,开展互联网领军人才选拔,推行市场化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支万人规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互联网人才队伍。
天翼创投市场拓展经理卢晏透露,目前天翼创投已投入资金3000万,在支持的17个项目中有4家已经进入了二轮融资,其中一家在二轮融资中的溢价超过了40倍。这些项目获得了较高的起点和广阔的平台,赢得了市场投资的追逐。
中国电信还搭建了专门的创新孵化平台,该平台不仅将天翼创投纳入旗下,还包括了中国电信创新孵化上海基地、南方基地和筹建中的北京基地。
中国电信的创新孵化平台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投资与孵化服务,是中国电信实施战略转型、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战略单元。创新孵化平台同时还引入了民企的股权和人才激励机制,开放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积极扶持内部员工和社会有志之士创新创业,拓展央企自主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
据了解,中国电信在创新孵化过程主要包括苗圃培育、加速孵化和市场化运作三个阶段。在苗圃孵化阶段,天翼创投将提供5万~2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以及专业服务,帮助团队从创意到成熟产品的转化。加速孵化周期1年左右,在使用电信网络和营销资源上予以倾斜,促进创业团队的产品快速形成规模、具备全面市场化运作能力。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后,创业团队将获得天翼创投股权投资,并可通过市场化结算方式获得含电信资源在内的各类孵化服务。
同时,中国电信先后与创业邦、亚马逊、清科、英菲尼迪、复旦科技园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资源引入上,已对接微软BizSpark创业计划、引入亚马逊云资源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