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只高位腰斩股遭融资客抢筹(名单)
10月以来大盘打破箱体走势,先后突破数个整数关口。随着市场转暖,两融余额不断攀升,重返万亿水平。与暴跌前相比,股价仍处于腰斩状态且被融资客抢筹的股票值得关注。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9月30日,两融余额创下9067亿元的调整新低。在大盘走强带动下,10月22日两融余额突破1万亿元,85%的标的股10月以来出现融资净买入。其中,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净买入额超过20亿元;苏宁云商等16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亿元。
大盘自2850低点反弹以来,累计上涨28%,但与5178点相比,跌幅仍达到30%。个股走势严重分化,217只股票股价超过暴跌前水平,包含次新股在内的50只股涨幅翻倍。相比之下,230只个股股价腰斩。进一步统计发现,25只腰斩股遭融资客净买入资金超亿元。
比如年内最大跌幅超过七成的大名城,自触及7.58元低点以来,涨幅已超过五成,但与暴跌前收盘价相比,跌幅仍达到56%。该股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4.94亿元,两融余额回升至14.22亿元。又如股价较高位跌幅达58%的七匹狼,时隔两个多月后,两融余额重返10亿元,10月以来融资客净买入金额1.11亿元。
近日,随着券商股的崛起,蓝筹等低估值板块联动。目前腰斩的股票中,12只属于沪深300成份股,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子等行业均有2只以上股票入围。
国泰君安副总裁蒋忆明在接据记者专访时指出,两融余额快速增长,一方面表明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得到很大程度恢复,对股指企稳回升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融资余额短期快速扩张将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一定风险,两融杠杆正在进入“警戒区”。
暖流资产权益投资部总监鲁强表示,有经验的、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有必要保持风险意识。
权威数据显示,两融初现“结构化风险”。融资买入额由9月的日均580亿元上涨至10月的1030亿元,增幅达80%,进入11月,融资买入额进一步上涨,11月5日达到1900亿元,又回到3、4月份指数加速上涨时的水平。此外,融资客较为追捧高市盈率股票,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依然存在。
“结构化风险”初现
10月8日以来,受政策利好支撑、投资者开户人数增加、增量资金流入等多因素影响,沪深两市交易人气持续回升,两融杠杆再度纳入不少投资者的投资“工具箱”。
数据显示,近阶段融资买入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市场杠杆水平较快上涨。以融资买入占A股普通交易额的比例来衡量市场杠杆水平,该比例由9月底的8.8%增加至10月的11.7%,再增加至11月6日的14%。而在去年9月份股市上涨以前,该比例平均位于10%。融资买入额由今年9月的日均580亿元上涨至10月的1030亿元,增幅达80%。进入11月,融资买入额进一步上涨,11月5日达到1900亿元,又回到3、4月份指数加速上涨时的水平。
二是融资余额快速增长。9月底时融资余额降至今年低点9040亿元,但10月8日起融资余额结束下降趋势。10月共17个交易日,融资余额有14个交易日上升,仅3个交易日下降,累计上涨1260亿元。11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又上涨510亿元,融资余额增加至1.08万亿元,重返万亿元水平以上,接近今年年初的融资业务规模。融资余额的短期快速扩张,将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融资客较为追捧高市盈率股票。伴随融资余额快速增加的是,融资客买入越来越多的高市盈率股票。截至11月6日,融资客买入市盈率100倍以上或亏损股票的余额为3319亿元,占全部融资余额的30%,占比较高。相较于该类股票9月底2038亿元的余额,增幅达到了59%,显著高于融资余额20%的增幅。从行业来看,中高估值的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净流入138亿元和133亿元,另有传媒、机械设备和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超过100亿元。而低估值的银行股净流入仅24亿元,仅占同期融资余额增幅的1%。
业内专家提醒,这些高市盈率和中小市值标的券,是炒作概念集中、炒作前后预期差距较大的品种,融资买入的风险较高。
四是融资客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依然存在。数据显示,11月6日,融资客单一股票持仓市值占比在90%以上的仍有21万余人,向证券公司借款接近1700亿元,占全部融资余额的15%,这部分客户应对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必须注意的是,当市场连续下跌时,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投资者户将面临更高的保证金追缴和平仓风险。若市场中有大量投资者集中持有同一只或同一类型股票,市场连续下跌还可能引发踩踏风险。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两融余额占到流通市值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3%,两融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比例通常不应超过20%。而目前A股市场中这两个比例分别已经接近2.7%和14%左右,可以说已经开始进入警戒区。”蒋忆明称,“市场虽然还没有到疯狂的时候,但是已经有必要提醒投资者保持清醒。”
重视杠杆“双刃剑”效应
蒋忆明分析,融资增长非常快。这一方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市场反弹,另一方面,融资融券毕竟是一把“双刃剑”,杠杆交易背景下,方向选对了会提升收益率,反之则会造成损失的放大。6月以来的股指暴跌中,很多投资者被强制平仓,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两融余额最高曾达2.27万亿元,最低回落到9月底的9000亿元附近。但10月以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两融余额又迅速增加2000亿元,目前已经接近1.1万亿元。
蒋忆明建议,券商和投资者都要理性看待杠杆的“双刃剑”效应。券商应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控制好“高风险、高杠杆及高负债”,投资者则要权衡风险承受能力。
鲁强认为:
一方面,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必须量力而行,不宜有赌博心理;
另一方面,券商要兼顾市场和公司情况,不向不适当的投资者推销投资工具。
多位券商人士介绍,经过去杠杆,目前券商对于杠杆的运用已经比较谨慎。“现在券商发展两融业务时已经较为谨慎,比如,以杠杆率为例,不少券商目前采用的投资者自有资金与融资金额比例为‘1:0.7’左右,这较上半年曾经出现的‘1:1.5’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同时,目前多数券商对投资者做两融,要求单只股票的集中度不要超过40%,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通常需要持有3只以上股票,以相对风险分散。”
券商人士提醒,投资者不宜盲目使用杠杆,特别是经过6月以来市场异常波动后,机构和投资者都应更加理性地认识杠杆的作用,合规、合理使用杠杆。他建议,中小投资者提高风险自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摒弃炒差、炒小、炒概念和赌博式炒股等投机行为。(中国证券报王小伟)
25只高位腰斩股遭融资客抢筹(名单)
10月以来大盘打破箱体走势,先后突破数个整数关口。随着市场转暖,两融余额不断攀升,重返万亿水平。与暴跌前相比,股价仍处于腰斩状态且被融资客抢筹的股票值得关注。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9月30日,两融余额创下9067亿元的调整新低。在大盘走强带动下,10月22日两融余额突破1万亿元,85%的标的股10月以来出现融资净买入。其中,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净买入额超过20亿元;苏宁云商等16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亿元。
大盘自2850低点反弹以来,累计上涨28%,但与5178点相比,跌幅仍达到30%。个股走势严重分化,217只股票股价超过暴跌前水平,包含次
新股在内的50只股涨幅翻倍。相比之下,230只个股股价腰斩。进一步统计发现,25只腰斩股遭融资客净买入资金超亿元。
比如年内最大跌幅超过七成的大名城,自触及7.58元低点以来,涨幅已超过五成,但与暴跌前收盘价相比,跌幅仍达到56%。该股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4.94亿元,两融余额回升至14.22亿元。又如股价较高位跌幅达58%的七匹狼,时隔两个多月后,两融余额重返10亿元,10月以来融资客净买入金额1.11亿元。
近日,随着券商股的崛起,蓝筹等低估值板块联动。目前腰斩的股票中,12只属于沪深300成份股,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子等行业均有2只以上股票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