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路劲地产新风系统陷维权漩涡 绿色地产凭什么让业主买单

    每经网 2015-11-08 20:27

    2013年开始,空气净化器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新房加装“新风系统”也成为开发商的一个卖点。那么,业主是否愿意为绿色地产买单?

    每经编辑 王杰    

    每经记者 王杰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关于北京昌平区“路劲世界城二期”新风系统收费纠纷一事,维权历时18个月,仍“悬而未决”。业主称,北京路劲隽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劲地产”)在2013年底销售“路劲世界城二期”时,存在以双合同捆绑销售新风系统(该系统常用于置换室内外新鲜空气),以图变相涨价。

    路劲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没绑定销售新风系统。

    2013年开始,空气净化器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新房加装“新风系统”也成为开发商的一个卖点。那么,业主是否愿意为绿色地产买单?

    开发商把绿色建筑作为销售“卖点”

    公开资料显示,新风一词是中文创造的意义,其来源为“ventilation(通风)”,就是暖通空调中的通风。凡是有人长时间在室内活动,就有必要通风换气。新风系统就如同家庭的“肺”,用来及时清理呼吸废气和室内污染,吸入新鲜空气。

    由于我国的建筑装修工程只要求厨房、卫生间局部通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些高档小区引入新风系统。21世纪初期,来自国外的新风系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当时的卖点主要集中在排除室内空气污染上。如今,现代新风系统要求通过过滤等手段对引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净化,从而实现不开窗也能通风。

    虽然绿色地产依旧被指噱头多于实际,但不妨碍众多开发商把绿色建筑作为销售的一大“卖点”。

    在标杆房企中,万科、绿地、万达等龙头房企正在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当代置业、朗诗、三湘股份等企业则是将其作为差异化竞争的秘密武器。

    按照克而瑞的研究报告,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为16亿~20亿平方米,这意味着在2020年以后,我国每年至少有5亿~6亿平方米以上的新建筑是绿色建筑。绿色地产能否成为2015年行业风口上高高飞起的那只猪,仍需市场检验。

    “新技术的推广是开拓性的过程,全国绿色地产的专利使用率千分之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员、国家重大项目投资专家宋泓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地产是个销售盲区,关键是消费者的观念与价值的匹配,新材料、新工艺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推动消费和市场认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认为,绿色产品在环境污染严重情况下是有市场、有需求的。关键是目前产品成本很高,怎么把绿色住房成本降下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未来绿色住宅在政策支持下或可持续。“有环保意识的客户是愿意买单的。绿色产品有一定的规模效益,一般是捆绑在住房价格里的。”

    绿色建筑价格过高阻碍发展

    绿色产品捆绑在房价当中,那么消费者是否接受?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表示,绿色产品在业主未来追求生活品质改善方面上,包括恒温恒湿恒氧等生活的居住方面是有所帮助的,但目前的情况是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包括技术本身仍不过硬,所以是叫好不叫座的状况。

    陈晟认为,绿色产品最终还是体现在产品的本质,以及绿色地产的维护等细节问题。开发商需要在高科技地产方面真正下工夫,而不是仅仅作为提高售价降低税收的手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绿色地产事业起步较晚,尽管近几年有了迅猛发展,但与全国50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相比,仅相当于1/150,比重很小。从政策体系、评价标准、技术水平、市场认识等方面,国内绿色地产行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痛点,而客户接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绿色建筑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价格过高,价格高带来的门槛过高,相对来说客户群就越少,销售量也随之下降。另外,绿色产品需要差异化的竞争,开发企业要找到绿色产品适合的人群。如果绿色产品做到一个刚需楼盘里,就不容易销售。长远来讲,虽然绿色产品是种趋势,但北京的刚需、首改人群过多,而房价过高,也会抑制绿色建筑的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快讯:保利地产“银十”签约金额同比降24.37%

    下一篇

    IPO重启非A股“毒药” 天价新股会再现吗?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