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缩和高债务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出现拐点,货币政策需要在“非常之时采取非常手段”。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每经记者 王辛夷
9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662.7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7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实现利润总额4481.1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扩大5.9个百分点。尽管8月份工业利润降幅扩大,但产成品存货快速增长势头略有放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在通缩和高债务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出现拐点,货币政策需要在“非常之时采取非常手段”。
与此同时,9月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控风险与稳增长挤压下的中国货币政策》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定位为“名稳实紧”,货币增长率维持较低水平,实际利率却始终维持在高位。
今年以来已多次降准、降息,为何上述报告仍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偏紧?未来货币政策将怎样改变?报告发布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范志勇和刘元春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谈经济拐点
生产领域现“通缩-债务效应”
NBD:8月份的企业利润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您曾说过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出现了拐点,这是为什么?
刘元春:中国式的生产领域“通缩-债务效应”已经出现,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毒瘤”。一方面是工业品通缩仍在持续,PPI已经40过个月为负,特别是8月份PPI负增长进一步扩展至-5.9%,生产领域的通缩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负债总额已经超过GDP的170%,并依然按照两位数的规模在增长,出现了财务成本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企业营业收入以及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现象。
这个债务率水平已经导致出现一个临界状态,就是说我们前几年借新还旧,现在已经过渡到借新还息。上半年各类负债需要偿还的利息就高达3万多亿元,实际上生产型企业所新增的贷款里面接近60%的规模都拿来还利息去了。所以说在这种通缩和高债务的双重挤压下,实体经济的运行出现一个拐点。
NBD:在这种挤压下,企业的运营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刘元春:一些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异,表现就是它们开始从传统的生产经营,转向全面债务融资与债务重构的模式。盈利能力下滑,加上财务成本过高导致企业投资行为发生剧烈变异,不仅传统的扩展性投资加速下滑,同时折旧性投资和库存投资也出现大幅度萎缩。其中最为典型的佐证材料就是市场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跌破10%,且90%的固定资产投资属于折旧性投资。
谈货币政策
常规性微调达不到效果
NBD:您也说到,目前的债务率较高,所以控制风险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采取更紧的货币政策?
刘元春:控风险、去杠杆绝对不是要勒紧裤腰带,控风险、去杠杆与货币政策的宽松定位并不冲突。理论研究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的实践都可以证明,所有采取紧缩定位的中性政策在去杠杆过程中都是失败的。
当前的货币政策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定位,非常之时需要非常手段,常规性的一些手段,依然像老太婆一样这种跚跚而行的步伐跟不上未来的变化,我们的微调永远达不到微调的效果。
如果我们把“新常态”僵化,总是把经济的下滑归结到制度、改革、工业化、人口红利等等趋势性下滑的力量,认为目前经济出现的问题是供给出了问题,把它单一化,那么就会认为我们的CPI还很稳定,就业还不错,因此货币政策不用调。
但是一定要记住,现在货币理论,是2008年危机之后产生的大反思,很重要的反思是,传统的盯住CPI和就业的货币政策有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盯住CPI和就业,还要盯住资产价格、规律,同时还要关注这些参数之间的变异。
谈融资难
企业贷款实际利率仍攀升
NBD:《报告》认为,虽然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在名义上保持稳健定位,但是通过对货币条件的分析可得,货币政策实质上是一个“明稳实紧”的状况。这是为什么?
范志勇:201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M2同比增速3个月移动平均分别在12%和11%左右;其中4月份和5月份同比增速仅有10.1%和10.8%,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便是在2000年和2001年中国上一次持续出现通货紧缩的时期,货币同比增速的移动平均值仍然在13%左右。由此可见近期货币增长速度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
NBD:基准利率一直是在下调的,但您刚才也说到,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现象,这是为什么?
范志勇:对于企业来说,它的产出的价格是通过PPI来反映的,根据近期中国的PPI走势,再结合贷款的基准利率简单计算的话,中国贷款的实际利率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接近10%的利率,从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当然,这个实际利率的计算还是根据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而在现实当中企业贷款的利率要比基准利率高很多。所以说现在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
NBD:当前的CPI和就业情况并不差,尤其是8月份的CPI数据站上了2%,创今年以来新高。这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吗?
范志勇: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现有的一些货币政策的效果是被削弱的,常规的货币政策目标没有办法及时引导货币政策调整。
食品价格有时候用环比看的话,是不间断的通货紧缩。如果我们关注生产领域的话,8月份PPI的环比三个月增长年率是负的5.8,这表明不仅是投资需求不足,而且随着PPI的下降,企业贷款的真实利率还在不断上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