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谢振宇
◎每经记者 谢振宇
丰联酒业的武陵酒砍掉经销商环节,由厂家直供终端、消费者的模式,减少了销售层级。但有业内人士观点认为,因为白酒产品的特殊性,更需要经销商的资源,那些名酒厂更多是做好经销商服务和终端服务。
值得探讨的是,酒厂和经销商应分别承担生产、销售的社会分工角色,还是应打破这一惯式?直供卖酒这一模式是否适合在酒业内广泛推行?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
“减少层级是大势所趋”
NBD:砍掉经销商,厂家直接卖酒的模式,是厂家希望以此来减少销售层级。但不少白酒业内人士认为,白酒需要经销商的资源,您对联想这一商业模式如何看待?
宋书玉:从协会的角度来说,我们鼓励他们营销创新,多一些尝试。
减少销售层级是可以肯定的发展趋势。行业未来的发展,就看谁对消费者做了什么,未来一定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更信赖的产品。
刘员:现在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市场在变化,经销商必须得变,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来求变。
对于酒厂砍掉所有经销商、自己直接去卖酒,我个人的观点,这是一种倒退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商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演变来的,这是一种需要。流通渠道不光卖一个产品,还卖很多产品,是社会资源的综合和整合。厂家省掉经销商自己来卖酒,说是省掉了环节,但自己还得建渠道、销售公司。
赵萍:现在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更加趋于务实和理性,对于那些价格虚高、性价比不高的产品,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大幅度下降。
联想这种直供模式是可以探索的,有着固有的优、劣势。优势是,环节少,商品流通成本低,市场控制层度比较好,渠道控制能力强;劣势是,会养很多人,这可能会拖累企业,虽然商品流通成本低了,但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高了,比单纯生产商的日常运营成本要高,管理队伍的规模要大得多。
“可用互联网创造新模式”
NBD: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厂家和经销商分担不同的角色,是不是专业的卖酒就应该交给经销商去做?这种模式能否在酒业内被广泛复制?
赵萍:我不这么认为。商业模式没有一定之规,适合本企业、有利于控制成本、有利于渠道控制的,都是好的营销模式。
对于不同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模式,经销、直供都可以采用。经销代表专业化,但是环节多。专业化可能意味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效率会高,会形成规模经济。但若都采取代理制、层层加价,环节过多,这就推高了成本,这样价格就会升高,成本下降就会被抵消。
同样的事,并非企业都能成功,关键看企业掌握什么样的资源、运作模式、由什么人来运作,是不是更加专业的人来做。
其他酒企首先得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生产、互联网+流通,利用互联网平台创造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这种唯一模式。
“经销商整合时代已来”
NBD:如今,很多大的酒商开始业内整合,一些业外资本也进入酒业整合酒商资源,如何理解这种整合?经销商的未来出路在哪里?
刘员:这是好事。现代社会需要这种大整合、跨界的合作。需要这种新的方式,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社会在发展,本来就要逐步走向整合。
宋书玉:经销商面临的压力更大,对于经销商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怎么改变自己、与厂家合作、为消费者更好服务找到好方法。
赵萍:经销商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模式,但不是说当前绝对没有出路。现在,酒类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白酒微增长、负增长,经销商无利可图是大势造成的,并非他们自身能力造成的。此外,经销商需要思考以前日子好过时未曾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是否需要把规模做得更大,以代销而非采购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进货成本。
经销商需要对商业模式做些考虑,从原来的代理改为真正的经销商。
以前酒好卖,经销商是被求着。现在酒不好卖,经销商是求着下游,考验渠道控制能力,经销商的出路,取决于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有没有和渠道下游建立风险共担的机制。
小经销商对下游控制能力比较弱,在不能实现经销的情况下,就可能逐步淡出市场,经销商数量将有所减少,市场不需要这么多经销商,经销商之间也会进行规模整合、渠道兼并、收购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