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汪洋表示,“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是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治沙,将成为中国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可避免的议题。
今日(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出席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是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事实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沿线,曾经林草丰茂,但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很多复杂因素影响,部分地区荒漠化加剧,不少农田、道路以及城市与村庄被淹没,因此对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来讲,推进荒漠化治理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世界1/5人口受荒漠威胁
资料显示,荒漠化是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影响着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并且仍在不断加剧。荒漠化治理不仅关乎荒漠化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关乎全球气候变化,也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是全球三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论坛上表示,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这些问题被列入《21世纪议程》,该《议程》构建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政治基础与合作框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的防治,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汪洋表示,我国已经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新产业,实现了沙区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累计示范转化的面积已达2000余万亩,国家科技部通过加大对荒漠化防治与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已经形成了沙生植物筛选培育、沙区植被修复、经济型防沙体系构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
“丝绸之路防沙”成“十三五”重点规划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汪洋表示,“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是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确保2016~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建立和巩固以粮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等目标任务。
事实上,“丝绸之路”沿线治沙、防沙将成为科技部“十三五”荒漠化防治布局规划的重要一环。
“‘十三五’期间要坚持互利共赢,加强丝绸之路沿途荒漠化防治科技战略合作,”万钢表示,“‘丝绸之路’沿线荒漠化防治科技合作潜力巨大,科技部将推进政府间、民间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沿线荒漠化防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汪洋提出,下一步将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在政府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让防沙、治沙者经济上得到合理回报。
“联合国正在和中国政府探索治沙PPP模式,一旦引入,规模将达数万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将‘一带一路’绿色化是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联合国已与中国政府和亚投行达成初步意向,在‘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上加强合作,如果环境治理不好,将会对‘一带一路’形成威胁,甚至是灾难,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