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成鸡肋 微软减损76亿美元自救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7-10 01:06

    7月8日晚间,微软宣布将对公司手机硬件业务部门进行“根本性重组”。微软CEO纳德拉表示,微软最多将裁员7800人。为此,除了7.5亿美元~8.5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外,微软还将计入约76亿美元与收购诺基亚相关资产有关的减损费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孟庆建    

    ◎每经记者 孟庆建

    一年前斥资72亿美元收购的诺基亚,一年后对其进行76亿美元的减值计提,微软忍痛断臂。

    7月8日晚间,微软宣布将对公司手机硬件业务部门进行“根本性重组”。微软CEO纳德拉表示,微软最多将裁员7800人。为此,除了7.5亿美元~8.5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外,微软还将计入约76亿美元与收购诺基亚相关资产有关的减损费用。

    不过,微软并没有放弃手机业务,纳德拉表示,微软手机业务战略重心转向商业、价值和旗舰。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微软继续裁撤诺基亚业务线,事实上是甩包袱的过程,诺基亚手机部门在被微软收购一年时间内,推出的仍旧是大量低端智能机和功能机,这部分业务带来的利润不高,对微软的“硬件+云服务”战略贡献有限。砍掉这些业务,有利于微软轻装上阵。未来,微软或效仿苹果并结合win10系统布局移动生态。

    两万余名诺基亚员工被裁

    7月8日晚间,纳德拉在给微软员工的电子邮件中称:“我们的战略正从发展独立的手机业务转向发展和创建一个充满生机的Windows生态系统,包括我们自己的设备。短期内,我们会运营一项高效和专注的手机业务,同时又要保持在移动市场的长期创新能力。”

    纳德拉表示,受此次调整影响,微软将在2015财年第四季度计入手机硬件业务部门的资产和商誉减损费用,预计约76亿美元,此次重组的绝大部分工作将于今年底前完成,在2016财年底前全部完成。

    斥资72亿美元收购而来的手机业务,转瞬间变成76亿美元减损费用,这对微软业绩也将带来一定影响。根据微软最新财报,截至今年3月31日,微软净利润为49.85亿美元,76亿美元减损超过一个季度的净利润。

    事实上,自2014年2月纳德拉接替鲍尔默担任微软总裁,提倡“移动为先,云计算为先”,开始对微软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调整工程团队和高管,将地图业务转让给Uber,放弃显示广告业务等。

    6月份,微软宣布清扫前设备部门负责人斯蒂芬·埃洛普时,已经暗示了微软将对旗下智能手机业务进行重整。

    据悉,此次大部分的裁员集中在手机硬件业务,约三分之一的裁员在芬兰,微软还将关闭那里的一个生产研发部门。这也意味着微软的业务重点将转移到软件和云硬件上。

    在微软收购诺基亚旗下企业的同时,接手了约3万名诺基亚员工。但在2014年微软1.8万人的裁员计划中,约有1.25万名来自于诺基亚设备和服务部门。此轮裁员之后,已经有超过2万名前诺基亚员工被裁。

    收购未能提振市场

    去年4月份,在微软前CEO鲍尔默的主持下,一举将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纳入麾下。但一年后,公司只是对低端市场低调地发布了数款入门级产品,高端机型迟迟未能推出。收购后的融合并没有给Microsoft操作系统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反而一直呈现下滑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windowsphone市场份额为3.3%,到2014年末这一数据下滑到2.8%。在苹果、安卓手机强势冲击下,windowsphone始终处在“缺少存在感”的境地。收购诺基亚也让微软和传统的WP智能手机制造商成了竞争对手。

    收购诺基亚已经成为微软布局移动业务的负担,但微软仍不会放弃手机业务。尤其在微软“移动为先,云为先”的策略下,智能手机扮演重要角色。

    在邮件中纳德拉提到,“从长期角度讲,微软的创新将集中在为一系列设备打造移动体验,其中包括手机。在短期内,我们会运营一个更高效的手机战略,推出更好的产品,并加快上市速度。”

    寄望收购诺基亚提振移动市场的计划宣告失败之后,微软开始重整。纳德拉表示,微软手机将专注在三方向:为商业客户带去最好的管理、安全和生产力体验;为有价值的手机买家提供通信服务;为Windows粉丝提供他们热爱的旗舰产品。

    王艳辉分析称,微软未来或将放弃机海战术和中低端廉价手机,效仿苹果从高端旗舰手机突破,同时集中营销资源做大品牌。“可以说,微软在win10系统上下了大赌注,按照微软设想PC端生态系统可以同步到移动端,这将吸引更多开发者为手机版Win10开发软件。目前市场普遍看好win10系统愿景,但操作系统还没有推出,所以是否如微软设想为移动市场带来提振,还需要检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在即 纯互联网大数据模式现争议

    下一篇

    深圳新能源总产值年内欲超2500亿 多家上市公司再迎政策红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