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A股风云变化,冲关5000点后急转而下,从主板到创业板无不震荡。时至2015年年中,下半年投资又将何去何从?作为“嘉实五虎之一”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经理丁杰人认为,从长期看,对A股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下半年机会更多来自于结构性机会,个股分化将加剧。
选对个股 定位三大板块
上证指数不到一年时间,从2000点冲到5100点上方,可以说,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涨得太快了。而且,在没有很好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也没看到行业盈利出现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这种情形让人觉得特别不踏实。
而转眼间短短数个交易日,指数又大幅下跌,这让本就觉得不踏实的投资者,面对即将到来的下半年行情更是一片迷茫。
对此,丁杰人认为,今年牛市有两大特征,一方面股价与经济周期或盈利背离,另一方面出现了一批100倍以上的高估值企业。他指出,其实类似情况在国内国外都过有先例。在国内,1996年到2001年间,整体经济包括企业盈利都在下行,但是指数从500点一直涨到2000多点。在国外,1982年开始,日本整体经济增速下了一个平台,制造业ROE不断下行,当时股指却涨了五倍左右。日本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国内比较类似,一方面日本开始经济转型,另一方面日本央行开始全面出现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于此轮牛市的成因,丁杰人认为影响指数的三大因素主要有风险溢价、流动性和企业盈利。分别来看,从2014年三季度,整个市场风险偏好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企改革政策全面出台,二是货币政策出现全面转向。流动性方面,不同于2006、2007年,当时古董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都有很明显的投资机会;此轮国内流动性复苏来源于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大幅下降,因此流动性更多流向了金融领域。而在企业盈利方面,整体A股的盈利已经出现了四年持续下滑的态势,此轮牛市缺乏业绩基础。
对于未来,丁杰人判断,指数震荡上升概率较大,机会更多来自于结构性机会,个股分化加剧。风险偏好仍将保持较高位置波动,但很难再有年初以来迅速上升的可能性,导致指数单边迅速上升的概率降低。在流动性层面,他认为名义利率仍然高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未来宽松货币政策方向不可逆转。下半年如果国企改革有实质性突破,或者企业盈利持续上升会导致蓝筹股迎来第二次大幅上涨。
丁杰人认为,“进入下半年,我觉得跟上半年最大的区别就是要真正关注个股,下半年是个股的行情,而不是指数的行情,而且如果主板、创业板里边没有很好的龙头股出现,那么两个指数都没有明显的机会;另外,下半年互联网和新兴行业里边,如果你选错了个股,投资回报率都会表现比较差。”
至于谈到具体的行业,丁杰人也掩饰不住对互联网的偏好,嘉实策略增长一季报的重仓股有不少都是“互联网+”概念的个股。那对于即将到来的下半年,他看好的行业会有改变吗?“下半年我主要看好改革、创新、稳增长三类线索下的行业及主题机会。首先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行业,作为蓝海市场,未来整个市场容量有10~20倍成长,如大健康、基因测序、互联网+、信息安全、体育以及车联网;其次是国企改革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公司,以国企改革、区域开放、资源价格改革为三条主线的改革依然在推进,提升所涉及传统行业的估值;最后是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丁杰人进一步分析道。
此外,今年以来让投资者比较担心的还有整个市场的高估值,尤其是一度被誉为“神创板”的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一直都是市场争论的焦点。对此丁杰人认为,传统行业的估值体系与它们并不能互相适用,仅看估值高低不代表是否有价值投资。
虽然许多人对PB、股息回报率,包括巴菲特所推崇的ROE等都非常熟悉,但是大家都是非常静态的看这些估值的模型,而从历史角度来看,估值是发生动态变化的,不能用一种估值体系衡量经济体系的一切。丁杰人解释:“估值体系有点类似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优势的估值体系胜出才会非常流行。”
他认为,类互联网企业的估计其实不适用于PE,在美国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如流量估值法,远期利润折现法,PS等等估值。他相信未来能兑现一些成长性的龙头企业。
“迭代”思维很重要
那么,在这些看好的行业里面,投资者又该如何筛选出好的龙头股票呢?丁杰人表示需要从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要具有高效的商业模式,更市场化的竞争策略和更领先的战略布局。丁杰人解释,前几年企业盈利更多来自于政府的政策,而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将迎来更多机会,比如电商行业。
其次,要有好的治理结构。例如很多互联网企业采用了创新型的合伙制的治理结构。第一,能让一个大公司出现扁平化的管理;第二,个人利益跟公司的利益高度一致。未来是创新的年代,好的治理结构才会给创新带来好的环境。
最后,素质优异的企业家、好的管理团队以及具有迭代速度的高效执行力,都是挑选龙头股的重要参考标准。“真正好的公司迭代速度非常快,1到2个月就会有实质性的更新进步。永远比别人领先整个市场,这种公司很难被竞争对手超越,因此迭代在下半年非常重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