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政府应加密市场转型“安全网”

    2015-06-12 01:2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每经记者 王辛夷

    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并不很乐观。

    这些数字透出哪些宏观信号?投资下滑会对基本面造成怎样的影响?中国经济又能否在第三季度迎来“秋老虎”?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进行了专访。

    短期之内经济仍将低迷

    NBD:今年1到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5月份的单月数据是9.9%,都是比较低的,对这个数字您怎么看?

    刘元春:这个数字是预计之内的,因为投资下滑的内在趋势已经形成了。首先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还没有见底,1到5月份的数据是5.1%;第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制造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制造业出现明显负增长。

    虽然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上升,但是这个增长弥补不了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下滑所带来的影响。而且目前看到的投资下滑,单从投资量来讲,还没看到有到底的迹象,估计下一步还会继续下滑。

    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增长,目前拉低经济增速的核心力量就是投资下滑所带来的。因此从目前来看,短期之内经济仍将处在一个探底回落的过程中间。

    NBD: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工业生产增长有所加快,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比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呈小幅回升态势。您判断目前的工业情况是怎样的?

    刘元春:这个数据并不能表明工业出现了好转,只能说目前是底部运行的态势。但是从下一步来看,我认为随着国际政策的加码,国家对地方政府督导作用的逐步显化,可能工业增加值会在三季度有一定的反弹,但这个反弹的可持续性依然比较小。

    工业处结构调整艰难期

    NBD:PPI已经连续多个月负增长,工业品通缩严重。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几次降息降准,您怎么看这些政策的效果?

    刘元春:应该说在目前高债务率困局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渗透作用下滑得很厉害,必须要通过财政和产业的政策开路,才会产生效果,所以央行之前的政策还需要一个消化期。

    NBD:您认为未来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政策空间?

    刘元春:目前全球都非常低迷,世界各国的状况都不太好,中国的工业也正处在真正由市场引导的结构调整的艰难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宜过度进行直接的介入和扶持,应通过开放市场、鼓励创业的方式,让民间资本自由探索下一步新的增长点与增长源泉。

    事实上,政府一直在为寻求新增长点做文章,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大,将得到进一步推动。国家可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政策补贴等方式,鼓励各类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强化领域的创新转化。

    NBD:在这个阶段政府需要做什么?

    刘元春:首先要做的是市场转型“安全网”的加密。这个过程里,有些企业需要倒逼和破产,有些职工需要结构性的就业调整,这都是必须要进行的,这就需要政府来妥善处理。其次,政府对整个政企关系要持续进行重构,积极推进政企分开,为非公经济确定平等、合法的地位,为多种所有制、混合经济拓宽发展渠道,进而构建一种健康、多元的市场经济。另外,政府也要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为下一步的增长作长远考虑。

    NBD:近一年多来发改委频频地批复大型项目,也引来一些质疑,我们国家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是有浪费,是不是在搞无效投资?

    刘元春:并不是这样,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基础设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发挥作用,为未来的增长构建基础,所以不能用短期的使用率来判断基础设施是不是浪费了,这是判断标准问题。

    而且,基础设施可以增加有效供给,不直接反映在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上,通过增加有效需求,来防止目前经济下滑的趋势,防止出现崩溃式变化。所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产业类投资的功效是完全不同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投资增速十连跌 稳增长还需连续出招

    下一篇

    楼市销额增速转正 短期难助稳增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