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曹允春:发展临空经济最好对接自贸区

    2015-05-28 00:4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丁舟洋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丁舟洋 发自成都

    当机场周围设立自由贸易区时,其对应的航空港就有了腾飞的绝佳机会。作为国内首个自贸区试点城市,上海在2014年正式获批自贸区后,其航空港及临空经济区成为了直接受益者。“自由贸易园区的优势在于其透明的海关监管,清晰的税收制度和强大的物流服务。”中信证券认为,自贸区对物流的聚集效应尤为显著,将为该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带来更多航空货运资源。“开放性是自由贸易区和临空经济区的共同基因。”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曹允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临空经济的最好方式,就是能在周边有一个自由贸易区,把航空港从交通意义上的对外枢纽变为配置全球优质资源的运筹中心。

    空港和自贸区有共同基因

    机场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演变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甚至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临空经济激活地区经济的案例中,曹允春经常说起迪拜。“其实让迪拜经济腾飞的不是石油,而是发展临空经济区。”曹允春说,迪拜目前汇聚阿联酋70%非石油的集散交易,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自由贸易区。迪拜机场更是与自贸区充分融合,使周边临空经济区的产业集群得到了很好发展。韩国仁川机场等地的临空经济区亦是如此,在其中设立自由贸易区,引发了物流、金融、国际商贸等产业的“裂变”效应。

    究其原因,曹允春认为,临空经济的DNA一定是外向型的,它通过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和国外的大城市。而自贸区本身就是外向型经济的体现。机场和港口是对外开放的口岸,光有口岸不行,还要有国际资源往来,自贸区就起到了吸引国际资源的作用。

    中国一直沿用的是海关特殊监管区,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其具有“境内关外”的开放特征。货物进出无须通过国家海关的区域,区内可进行制造、装配、和贸易业务活动,货物进入可不缴纳关税和受配额限制等。“所以临空经济的发展方式是最好有一个自贸区,把国际上优质的经济自由往来放进这个区域内,更好地把国际经济要素进行配置与发展。”曹允春说。

    “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高形态,各国都致力于此。”曹允春认为中国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使得有条件的航空港发展成为全球运筹中心。

    倒逼民航业开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纳入自贸试验区中。

    事实上,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虽已持续10余年,但它对资源的聚集能力却还有待提升。“每年9000万人次在上海机场来来往往,真正留下来的资金和资源又有多少?和国际上许多走在前面的临空经济区相比,我们的航空枢纽‘黏性’还不够。”上海机场集团总裁景逸鸣在近日的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上发言称。

    曹允春表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列出的98项重点任务中,与航空运输和机场相关的改革试验任务就有近20项。自贸区的开放从某种程度上将倒逼民航业的开放,给经历了自然高速增长期的上海机场一次转型发展的机会,机场设施、软件服务与区域功能的改善,也将提升航空枢纽的“黏性”。

    天津自贸区的空间范围也包含着天津机场,国内四个自贸试验区中,有两个都包含航空港。“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规律和空港经济区的发展规律来看,空港纳入自贸区是迟早的事情。”曹允春认为。

    针对眼下各地兴起的自贸区申报热潮,曹允春认为,自贸区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其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尚不具备短时间内在各地广泛、大量建设的条件。“虽然各地对自贸区的定位不同,但自贸区本身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平台,其落户点一定是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吞吐量翻番 成都启动双机场建设

    下一篇

    辽宁成大回应“样板工程”停产:未来项目“生死”看页岩油价格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