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中国每日经济新闻与韩国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拉开帷幕。“一带一路”和社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的议题引来中韩企业家热议。
每经编辑 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 杜冉乐 黄宗彦
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 杜冉乐 黄宗彦
5月21日,在“2015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上,“一带一路”和社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等议题引来中韩企业家热议。中国电建副总经理王斌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需求很大,为中国西部市场带来重大机遇。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何发良、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孙志文、韩国贸易保险公司社长金荣鹤等,也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5月21日上午10点,由中国每日经济新闻与韩国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拉开帷幕。“一带一路”和社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的议题引来中韩企业家热议。
论坛上,中国电建副总经理王斌分享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现共赢发展》的主旨演讲。王斌表示,“一带一路”目的是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尤其为中国西部市场带来了重大机遇。
围绕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何发良、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孙志文、韩国贸易保险公司社长金荣鹤及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郑永禄积极参与了主题讨论。
中国电建副总经理王斌:沿线基建蕴藏巨大商机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机遇呢?
在王斌看来,“一带一路”为企业指明了几个发展方向。“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强烈,市场巨大。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2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尚需8万亿元。”
其次,“一带一路”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明晰的政策支撑。此外,中国西部在大环境下产生了联动效应,与沿海城市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前行,同时将韩国等国外企业吸引进来,进入中国市场。
不过,王斌也提出了“一带一路”当下面临的挑战。“由于参与各国发展程度和环境差异比较大,‘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状况、财政能力、法律环境、宗教和文化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作为企业对此要有全面的准备。”
王斌强调,企业一定要围绕国家规划进行市场布局,尽可能将企业掌握的项目纳入相关规划,争取获得政策红利。企业还需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包括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工程承包与项目运营相结合,从金融模式上包括EPC、FEPC、BOT以及跨行业投资建设。”
王斌最后建议,每个企业的营业范围或者主业领域都有限,在国外机会比较多的情况下最好“编队出海”。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开发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融入到当地社会与居民中去。
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孙志文:成都将成重要战略区域
“绿地最近13年的发展重心转向了产业多元化和海外发展,某种意义上讲,和‘一带一路’有异曲同工之妙。”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孙志文意味深长地说。
截至目前,绿地集团在全国有80座城市都有地产项目,最近几年在海外市场已进入四大洲9个国家、13个城市,涵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
在面向韩国的投资上,孙志文表示,目前绿地对济州岛的总投资额已突破20亿美元,去年又与首尔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一旦项目落成,总投资会突破几十亿美元。
除了政府层面的合作之外,孙志文还表示,绿地和韩国浦项、三星电子、三星SBS大数据公司等都有合作。去年,他们和三星SBS公司在成都展开首轮合作,重点打造智慧城市。
针对绿地未来五年战略,孙志文透露,目标是实现产值8000亿元人民币,跻身世界100强。“我们也已经明确,成都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区,也希望在这里的投资和发展能够更大。”
孙志文说,绿地在成都累计已投入将近1000亿元人民币。除了超高层项目外,绿地通过商业服务平台和企业家俱乐部以及绿地创客社区,培育了一大批新型企业完善产业链。通过智慧城市和产城一体化,着力推进中国政府提倡的智慧新城和产业新城等规划。
韩国贸易保险公司社长金荣鹤:为一带一路供廉价资金
韩国贸易保险公司社长金荣鹤认为,基建金融解决方案将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参与国家和企业寻找合适的方向,他们可以为相关基建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在中韩经济方面,我们现在有200亿美元出口保险,其中50亿美元是通过国外项目支持的。”
据金荣鹤介绍,之前他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基建项目及资源开发,为韩国企业参与这些项目提供了一些金融支持,过去8年在亚洲累计提供了230亿美元的金融支持,在中国有14亿美元投入基建保险。
他表示,“一带一路”的资金支持,每个国家公共出口的金融组织需要发挥很大作用,但基建资金供应方面仍很短缺。韩国贸易保险公司可以提供长期的低廉资金,来弥补所需的资金缺口。
为了获得放大的协同效应,韩国有很多基建企业可以积极参与亚洲基建项目。在发电、炼油、通讯等领域拥有高科技的技术,而且富有经验。韩国基建企业去年在国外的业绩是161亿美元,过去十年国外项目大概在5千亿美元的规模,有很强的竞争力。
金荣鹤说,如果你想走得快的话,可以一个人走,但如果想走得长远,要很多人一起走,韩国有一句老话叫“速行独,远行众”。
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何发良:希望能成为中企排头兵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万名员工,年销售额300亿元——三一重工无疑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员。
在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何发良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对于三一重工所处的装备制造业恰逢其时。“过去中国产能过剩以及行业的恶性竞争,对各企业都有一些影响。而依托‘一带一路’则能使更多中国企业出海,解决这些问题。”
何发良称,“三一重工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拥抱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据他介绍,三一重工目前与100个国家有业务往来,并在美国、德国、巴西等国家投资设厂。
何发良透露,公司在全球设有中东大区、亚太大区、南非北非大区、俄罗斯大区、欧洲等网点,并于近年参与了亚太地区的铁路建设等项目。
何发良表示,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产品也做好了十足准备。其中风电装备、智能港口、石油装备和住宅产业化等项目,更是被称作“五小龙出海”。
“为了实施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三一的董事会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跟国家战略对接,跟各省和各重要客户战略的对接。何发良表示,亦希望今后加强与韩国企业的合作,借船出海。
更多内容详见每日经济新闻网站:www.nbd.com.cn;
微信号nbdnews;
微博@每日经济新闻;
会务咨询电话:
028-86516389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