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在线医药业务运营权到手 阿里健康“备战”线上处方药市场

    每经网 2015-04-15 19:08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阿里巴巴将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运营权划分给阿里健康,意在打通药品流通链条,打通医疗健康行业产业链,同时为下一步网络处方药政策的开放做准备。

    每经编辑 王霞 董同舰    

    每经记者 王霞 实习记者董同舰发自上海、北京

    处方药在线交易的风迟迟未刮起,但电商巨头们却做好准备“等风来”。

    阿里巴巴今日(4月15日)宣布,集团与在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最终协议,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运营权给阿里健康。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公告,这一交易的代价是阿里健康将向阿里巴巴集团直接全资附属公司Ali JK Investment等交易方出售价值约为194.48亿港元的股份及可换股债券。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阿里巴巴将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运营权划分给阿里健康,意在打通药品流通链条,打通医疗健康行业产业链,同时为下一步网络处方药政策的开放做准备。

    整合医药电商业务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公告,阿里巴巴目前拥有阿里健康大约3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将上升到53%,如果转债完全兑换以后,股权比例将上升到54.6%。这意味着,阿里健康将就此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

    此前,阿里健康曾表示“想安静地做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数据平台建设”,现如今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透露了未来的愿景,“整合以后,阿里健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未来,阿里健康很有机会成为处方药O2O领域的先行者。凭借天猫在线医药业务和阿里健康的云医院业务,阿里健康有望打造一个医药健康领域,覆盖诊断,药品,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健康管理,患者的生态系统。”

    记者了解到,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天猫医药馆、阿里健康、支付宝未来医院等平台。其中未来医院和阿里健康围绕医疗在做,而天猫医药馆则侧重药品。

    资料显示,目前186家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药房在天猫平台上销售非处方药、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其他保健产品。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总商品交易额达到了47.4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随着最近两年不少医药企业、物流企业加入医药电商的行列,也使得纯粹的医药电商竞争显得尤其激烈。根据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此前给出的数据,2014年天猫医药馆的增速从2013年的172%下降到2014年的79.22%。

    “现在B2C牌照已经不再需要审批,也就是意味着医药B2C成为无门槛的行业。”张勇表示,而目前由于参与者众多大盘被稀释,过度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医药电商有亏损扩大之势。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医药电商单独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与阿里健康的医疗资源相结合,则有望寻找一种新的路径。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交易完成后,消费者将能继续在天猫上在线购买相关产品,阿里健康在后台负责运营商家,集中产品供应。”

    打通医药生态圈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阿里巴巴加大对阿里健康的股权投入,以及将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表明了阿里巴巴进一步打通旗下医药业务资源、在医药领域深耕的决心。

    而从阿里健康近期一系列动作来看,其整合医药生态圈的决心显现。阿里健康副总裁倪剑文曾表示,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要打造中国最大的线上医联体,其目的通过目前正在建设的云医院平台打造一个互联网医疗的服务生态系统,包含了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检验中心、保险公司等)、药企、药店等各个生态物种。

    在此战略下,阿里健康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去年11月份,阿里健康在石家庄试点药品O2O平台;近期阿里健康联手新浪“爱问医生”,在平台上增加了“问医生”功能,与“就医160”(预约挂号网站)合作开展预约挂号服务;宣布今年引入60家基层医疗机构;和迪安诊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推出为医院诊所和患者提供的网上医学诊断服务等。 

    对于此次阿里巴巴对旗下业务的整合,山蓝资本创始人刘道志表示,阿里巴巴已经把健康领域的生态建设列为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这次整合,阿里集团希望打造基于阿里健康的医疗健康生态体系。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将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运营权划分给阿里健康,也是在为处方药网售新规的出台做准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网售处方药政策的开闸的消息一直刺激着业内的“神经”,但是相关政策迟迟没有出台。

    “一旦网络处方药政策开禁后,已经入驻的将近200家成熟的药房电商企业将会成为阿里健康云医院布局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彻底打通医、药、患中药品流通的环节。”阿里健康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浦发回应行长辞职传言:传闻不实 朱玉辰目前正常履职

    下一篇

    整车制造首入外商投资“黑名单” 车企扩产难上加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