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节点最难熬 传统机顶盒生产商忙转型

    每经网 2015-03-17 09:37

    传统机顶盒市场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市场正面临饱和,更让传统机顶盒厂商难受的是,互联网企业、电视厂商、宽带运营商等各路资本的蚕食让本就不大的市场空间变得更窄。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黄丽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黄丽 发自成都

    经历了10年的发展,数字机顶盒市场正遭遇成长之困。

    事实上,传统机顶盒市场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市场正面临饱和,更让传统机顶盒厂商难受的是,互联网企业、电视厂商、宽带运营商等各路资本的蚕食让本就不大的市场空间变得更窄。

    一面小心维系着仅有的市场,一面谋划着转型,正是当下传统机顶盒厂商的生存现状。

    市场见顶企业转型

    对于绝大部分传统机顶盒生产商来说,2015年或是最难熬的一年。

    自2004年国务院将有线电视数字化列入工作要点,并加速推动,10年之间,国内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已是卓有成效。

    目前,全国多个传统机顶盒生产商在忙着转型。

    以生产机顶盒为主的同洲电子为例,因传统业务增长受阻,公司已经自2013年底开始向电视互联网转型。不过其业绩表现并不乐观。同洲电子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巨亏约4亿元。此前同样致力于传统机顶盒业务的银河电子、四川九洲,如今则转身“拥抱”军工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企业均在机顶盒市场占有不少市场份额。

    “广电行业需求爆发性增长的时期已过,市场总体容量逐步进入稳定增长,导致竞争压力增加。” 同洲电子曾公开表示。

    四川九洲董秘程晓伟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今全国数字化普及率已经达到75%以上,需求趋于平稳了。

    市场增速放缓,容量变小,行业毛利也逐渐走低。同洲电子在2013年年报中即表示,相比2012年公司国内机顶盒毛利率下降了约3~4个百分点。

    三网融合专家吴纯勇向记者分析称,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机顶盒市场已经逐渐走向饱和。当初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大多目光不够长远,近10年发展都重视硬件生产,而当硬件饱和之后,才选择转型或被迫衰退。

    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今的传统机顶盒仅在存量市场还有价值,即过去那些老电视,但如今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要不了多久,都将面临消失的窘境。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实际上,摆在传统机顶盒厂商面前的,不仅是行业所面临的增速放缓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更致命的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加入“客厅争夺战”。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机顶盒市场的创新和内容的丰富。“电视机顶盒就像电脑主机,可以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吴纯勇向记者称,当机顶盒接入互联网之后,将产生更多的增值效应,因而也引来了乐视、小米的入局,阿里也联手华数传媒做起了“天猫盒子”。

    耐人寻味的是,传统机顶盒厂家为何要舍近求远,不就近加快转型为互联网机顶盒布局呢?

    吴纯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传统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作为单纯的硬件设备商,若要转型跨界到OTT或IPTV机顶盒,面临困难重重。“一是有线电网运营商同意不同意很关键;其次是加入互联网对机顶盒配置要求更高,芯片等成本将增加,老百姓可能并不愿意买单;再次是小米、乐视等善于打价格战,这是传统制造商无法做到的。”

    而让传统机顶盒厂商无奈的远不止这些。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信运营商也加入了这场战役,电信牵手华为,移动也与广电展开了合作。

    此外,传统电视厂家对于客厅之战也是来势汹汹。基于机顶盒操作复杂的这一弊病,包括创维、长虹等电视厂家开始简化程序,研发了将机顶盒置入电视中的一体机,打造全新的互联网电视产品。

    对此,吴纯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这个格局也是好事,可以倒逼企业转型,让更有创新力的企业来盘活这个市场。”

    吴纯勇进一步分析称,2015年将成为机顶盒产业的关键节点,在三网融合试点过程中,能否拉动信息消费,推创新业务获取增值服务,是机顶盒市场的关键。“其实这个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如在增值业务中加入养老业务,如果全国有1亿用户,一户能收取1块钱也是很可观的利润,而且这是可持续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疏通农业“最后一公里”梗阻 京津冀打分享牌

    下一篇

    证监会支持西藏市场发展 概念股暴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