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王砚丹
每经记者 王砚丹
1万亿地方债置换意味着中国特色QE即将开启。这一消息在A股市场上,无异是平地春雷,引发昨日(3月12日)银行板块全面暴涨。兴业银行(601166,收盘价15.97元)接近涨停,宁波银行(002142,收盘价17.40元)上涨8.75%,涨幅最小的工商银行(601398,收盘价4.57元)也上涨2.47%。
分析师:地方债置换利好银行股估值筑底
这已经是本周银行板块第二次全面大涨。本周一,受上周末证监会“正在研究给银行放开券商牌照”的表态影响,银行板块也是在兴业银行带动下高举高打,带来沪指重回3300点大关。
事实上,过去几个交易日,有关3万亿地方债务置换的消息已经在A股市场流传。海通证券、申万宏源等知名券商还专门对此发布了报告。最终的1万亿版本虽然较3万亿有明显缩水,但仍然不能阻止业内人士对银行板块看好的步伐。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存量地方债务置换开启,显示出中央政府兜底继续存在,平台债风险缓释,利好银行股估值筑底和回升。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收盘,银行板块对应的预计2015年市盈率为6.06倍,市净率为1.03倍。这一数据仍然远低于2008年10月底的8.74倍——众所周知,当时正是次贷危机导致沪指跌至1664点之时。目前沪指已经较当时上涨近一倍,而银行股的估值却低于当时。
招商证券则指出,存量债务若置换将使得银行的表内贷款被政府发行的债券所替代,债务主体由融资平台公司变为政府,则极大提高了增加了偿债主体的信用。经济下行和资产质量恶化已经为市场充分预期,1倍PB即对应着15%的不良率悲观预期,若二季度经济触底回升,不良贷款生成趋势将明显好转。
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杨荣更是认为,无论是资产证券化,还是平台贷款被置换为地方债,都将提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按照‘烂苹果’原理,不良贷款率越高,银行股越涨——2013年年底之前,银行业的不良率在持续下降;而2014年,银行业的不良率稳步提高,四个季
度的不良率分别为1.04%、1.08%、1.16%和1.26%。而2014年银行股的趋势是持续上涨。我们预计2015 年银行不良率将继续提高,股价上也将有不错表现。”
人气聚集 本周前三日板块融资净流入超70亿
值得一提的是,从融资融券数据来看,投资者对银行板块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
3月9日~11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下的28个行业中,银行板块重夺融资资金净流入首位,仅三个交易日就发生融资买入300.65亿元,融资偿还229.91亿元,融资资金净流入70.75亿元。截至11日收盘,银行板块融资余额为1029.79亿元。
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农业银行最受“宠爱”。上述三个交易日内,兴业银行发生融资买入59.89亿元,融资偿还43.58亿元,净买入额16.32亿元位居两融标的首位。浦发和农行则分别发生融资净买入10.15亿元和7.29亿元。
招商证券指出,进入3月份以来,融资买入额开始回升,人气重新开始聚集,银行股的洼地效应是非常好的资金去向,增量逻辑或重现。“银行股人气将在二季度重新聚集,宁波、南京、北京银行距1月的高点仅一步之遥,其他股份银行亦将向前期高点发起冲击,三家城商行之外,重点推荐兴业、招商、平安、浦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