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作为政府施政“风向标”的政府工作报告于昨日(3月5日)发布。
这也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二次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阐述了去年经济发展状况,并明确了今年的发展任务。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何亮点?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出于怎样的考虑?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又该如何平衡?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GDP增长7%已不易
NBD:与往年相比,您觉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是什么?
潘建成:今年的报告里突出了“改革”与“创新”,涉及二者的笔墨较多。对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列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与办法,也突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民生的改善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报告直接指出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措施不到位,对为官却不作为的现象给出警示等。对问题不回避,承认问题,不怕解决问题,表现出政府有决心改变问题现状的信心,这也是政府在新常态下应该有的新状态。
NBD:去年GDP实现了7.4%的增长,您如何评价去年取得的成绩?
潘建成:去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在全球经济较大波动下,全球要素价格下跌影响我国PPI下跌,全球经济走势的分化导致我国出口回升乏力。在国内外形势不是非常有利、产能过剩严峻、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的背景下,中国依然能够实现7.4%的增长是不易的。且这一增速在全球来看也是比较高的。
实现7.4%增速的同时,也实现了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优化,如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外贸结构也在改善,创新的驱动力在增强,高端装备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品、新业态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
NBD:您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潘建成:我认为,7%左右的GDP增长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了客观的经济增速换挡,顺应了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经济增长换挡的规律;二是主动改变原来追求规模增长的模式,以适应新常态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增长目标往下调的幅度也不是很大。7%左右表明目前要让经济增长尽可能平稳,适度的增长还是必要的。若短时间有大的调整,这样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及经济波动。
我想强调的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做到GDP增长7%也是很不容易,这需要我们花很大的力气,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的任务和方向努力,需要改革与创新同时驱动。
宏观调控政策更灵活
NBD:您如何评价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宏观调控方式?
潘建成:整个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并没有变,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调平稳的同时,强调了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并把短期的调控和长期的改革转型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调控方式也和增长驱动力的转换相结合,由过去的传统要素驱动,转换为目前的创新驱动;由过去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向消费做出更多的贡献来转换。这样的调控思路既顾及当前,又兼顾长远。
NBD:总理所说的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您认为应该如何结合?又该如何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潘建成:稳政策稳预期更多的强调短期,希望经济短期的波动不剧烈,保持平稳性。促改革调结构更多的着眼于长远,长远的目标是进行结构的优化,这也是从根本上需要改革来完成。“双结合”是既要考虑当前增长的平稳,又要考虑长期的改革和转型的推进,这实际上是一种平衡。
要维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宜,增长速度太快则结构调整与转型将受影响,要明确结构调整和改革是长期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若在短期内调结构的推进力度过大,则会导致经济的波动较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