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原地产监测显示,2015年1月份,仅3家房企海外融资计划落地,大型房企均缺席;对此,有业内人士称,人民币贬值加重了房企海外找钱的难度
据中原地产监测显示,2015年1月份,仅3家房企海外融资计划落地,大型房企均缺席;对此,有业内人士称,人民币贬值加重了房企海外找钱的难度
记者 王丽新
加快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之际,中国房企更热衷于去海外资本市场找钱,尤其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房企,在国内融资环境困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没有海外融资渠道的上市房企大价钱买壳去搭建海外融资平台,有融资平台的房企则更积极地找寻成本更低的海外资金。
鉴于此,房企海外融资规模近年来一直处于大幅上涨阶段。不过,201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环境变得困难之际,开发商海外融资的难度也随之加剧。《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原地产获悉,2015年1月份,仅3家房企完成发行优先票据以及银团贷款的海外融资计划。
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远洋地产、旭辉控股和珠光控股3家房企完成海外融资,合计金额为15.8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600亿元人民币相比,同比直降幅度达到80%以上。
大型房企
缺席海外融资名单
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仅远洋地产一家就完成了12亿美元的大额海外融资。
远洋地产1月29日公告透露,公司已成功发行合共12亿美元双年期高级债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及用作一般公司营运资金。成本方面,5年期美元债票息为4.45%,12年期美元债票息则为5.95%。据悉,这是远洋地产继2014年7月份发行12亿美元双年期债券后,又一次发行大额度投资级债券。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2月9日,2015年年内,4家房企敲定了海外融资计划,合计约23.85亿美元。除了1月份的3家房企完成海外融资外,2月4日,世茂房地产公告表示,就8亿美元的票据发行订立购买协议,票据的利息自2015年2月10日按年利率8.375%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以往的行业传统特点,每年的1月份都是房企集中大规模海外融资的时间节点,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一年的资金宽裕程度,有利于资金安全。此外,这对房企低成本突击土地市场,增加土地储备亦有利。
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份,万达、绿地、中海等千亿元级房企均未进行海外融资;从融资规模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甚至超过80%。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表示,受佳兆业事件影响,加上近期人民币贬值,房企出现了融资难的现象,即使在海外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也明显上涨。同时,海外融资难度也随之增加。
海外融资难度加剧
“美联储可能逐渐加息,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偏负面。”张大伟向记者表示,美元走强后,热钱将流出中国市场,这会加剧房地产企业“钱荒”窘境,如果人民币贬值形成趋势,房地产市场将面临颓势,从而可能伤害中国经济。
张大伟进一步表示,从另一侧面来看,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9年中,中国房价持续上涨了9年。虽然在过去9年中,推高中国房价的原因很多,但人民币升值也是其中一种。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拥有房产者资产迅速升值,房产升值的预期,又激发了更多人的买房欲望。
不过,对于开发商来说,尽管海外融资成本走高且难度加大,但海外资金对其吸引力仍旧不减。
对此,旭辉控股财务中心总经理杨欣在一份报告中曾表示,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旭辉选择的融资方式更倾向于海外融资,“因为年限长、利率低,获取渠道便捷”。
据杨欣透露,目前,旭辉的境内外融资比是“四六开”,即境外融资占40%,境内融资占60%,后续的目标是实现“五五开”。
“海外融资的绝对成本是便宜的。旭辉现在最贵的海外融资就是五年期的美元债,融资成本在8%左右,但依旧比境内的开发贷款成本还要低。”杨欣算了一笔账,国内的1年-5年期开发贷名义基准利率是6%,但实际上掐头去尾,再加上监管成本、沉淀资金,最后算下来一般很少低过9%,甚至接近10%。事实上,与国外资金成本2%-3%的差距确实是众多房企争相拓宽融资渠道的动力。但去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低迷已经让地产企业难以获得低成本的海外融资了。
鉴于此,张大伟表示,巨量的海外融资规模将引发房企资金链紧张,甚至有可能出现违约现象。
原文链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5-02/10/content_49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