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甘肃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敦煌种业等受益

    每经网 2015-02-03 08:41

    随着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与市场规模的扩大,敦煌种业(600354,SH)、丰乐种业(000713,SZ)等多家上市种业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毕华章 发自西安    

    每经记者 毕华章 发自西安

    坐拥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玉米制种业已成河西走廊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

    甘肃种子管理局数据显示,2014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23万亩,产种量4.78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2%和48%。

    在面积与产量双双占全国近半比例的同时,甘肃省也在加快推进此前被认定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并为此专门出台了种业发展规划。而随着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与市场规模的扩大,敦煌种业(600354,SH)、丰乐种业(000713,SZ)等多家上市种业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一直稳居全国第一。特别是以河西走廊为主的玉米种子150万亩生产基地,每年产种量占全国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左右,是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张掖市、临泽县、甘州区、凉州区、肃州区、高台县、永昌县、古浪县等一市七县区,于2013年8月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获得国家认定后,地方政府要按照要求建设和打造生产基地,包括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等‘四化’要求。”甘肃省种子管理局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为此,甘肃省政府专门出台《甘肃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甘肃省将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玉米商业化育种研发体系,选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15至20个。这一目标将使甘肃省玉米自主产权品种的全国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2%左右提升到8%以上。同时,甘肃还将培育5至8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

    《规划》显示,中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目前已有41家在甘肃建立了加工中心和生产基地,占比逾七成。

    “甘肃省种子生产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随着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加快,对相关制种企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等将有积极作用。”上述甘肃省种子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

    作为甘肃本地制种企业,敦煌种业董秘顾生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良好接轨,对公司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他表示,敦煌种业也可借此搭建国家层面的玉米产业与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玉米育种研发与制种的有效整合。

    丰乐种业总部虽然位于安徽,但该公司的玉米制种业务却主要布局在甘肃张掖。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纪钟对记者表示,“如果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对公司自然是一大利好,我们会充分利用生产条件和政策支持做好种子科研、生产、销售等工作。”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分析认为,“政府应增加对相关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予财政支持和税赋减免等,这将有利于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的发展。而产业基地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改善,也可为制种企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社保减持工行套现2.62亿港元

    下一篇

    恒盛地产反弹10天还是“仙股” 实控人拟再提私有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