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监会发布指引 能效信贷释放酝酿新蓝海

    每经网 2015-01-20 10:09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节能低碳发展战略,促进能效信贷持续健康发展,近日,银监会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能效信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银监会、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指引》答记者问时表示,《指引》旨在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能效信贷业务,有效防范能效信贷业务相关风险,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发展。

    向重点领域倾斜

    《指引》明确了能效信贷重点服务领域为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以及其他与节能项目、服务、技术和设备有关的重要领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预测,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将在15%以上,到2015年末,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备案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3210家。节能环保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快速增长的融资需求,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能效信贷业务、进行能效项目技术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对于该领域信贷风险如何把控,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叶燕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能效领域的服务商都是轻资产的公司,风控比较困难。不过,理论上看起来难,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难。

    “控制风险,首先要看用能单位,用能单位和和产能有关系,产能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先有的技术能否做到节能,节能量要有一个测算;如果节能可以达成意向做了,具体谁来实施很重要,实施单位要有技术团队,实施单位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节能收益的测算,经济下要可行;第五,节能收益有一部分分享,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要分享,合同和承诺都很重要;最后,应收账款还要去合格的登记机构登记,贷后监测非常重要。”叶燕斐说。

    浦发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杨静表示,绿色信贷对分支行也是约束考核,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要求分支行做调查评估,客户也要提交环境社会风险计划,承诺写到借款合同里面,违反合同有相应的措施,而在这个领域关键要有一批队伍,从总行到分行,该领域从技术上面的评估并不是银行擅长的,有些要依靠外部的机构,做审核把关,我行相继和国外的大型机构合作进行人员培训。另外,开发新的产品至关重要。

    未来或发行绿色金融债

    为加强对小微、三农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发行小微、三农等专项金融债,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债是否会成为支持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呢?

    2014年,兴业银行发起、兴业信托作为受托机构的国内首单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兴元2014年第二期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招标,兴业银行得以释放信贷规模约35亿元。据了解,该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池全为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类贷款,基础资产池由38户借款人合计48笔公司贷款资产组成,来自16家兴业银行分行的贷款项目,分布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16个行业。

    叶燕斐表示,绿色信贷虽然做了多年,但还没有达到像三农、小微那么重要。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副总经理巫天晓表示,2015年,绿色信贷会延续以往的政策,节能环保等是重点支持行业,尽管信贷规模很紧张,但这一块是有保障的,审批上也是绿色通道,比其他都要快,投向和审批上都会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

    杨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监管政策出来后,金融债推行会很快,金融债可以给银行提供定向的资源支持,行内绿色信贷余额1500多亿,累计投放金额3000亿元,对公贷款中占比11%左右,如果发专项债可节约很大的规模。

    某银行投行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绿色信贷确实是一个蓝海领域,有一些企业贷款难度大,银行如果给其贷款就有很大的溢价主动权,但前提是要做好一定的风控。

    上一篇

    发改委、能源局:保证民生用气 建立追责机制

    下一篇

    泰康人寿8.8%股权再挂牌:转让价涨至53.96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