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4年前11月机床企业亏损面达到36% 行业内部分化

    每经网 2015-01-15 09:18

    每经记者 刘灿邦 发自北京

    机床行业2014年的企业亏损面达到36%,这一数据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惠仁。

    近日的一次座谈会上,陈惠仁介绍说,2014年1~11月国内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7%,产量下降2.1%,销售收入下降1.5%,产品库存增加了4.3%。

    据陈惠仁判断,2014年机床行业主体依然没有走出下行区间,但是下行幅度明显趋缓。亮点在于出口情况显著增长,前11月同比增长22.5%。

    中国机床行业自2011年下半年进入下行阶段以来,已经调整了两年半。陈惠仁认为,此次调整受影响最大的是重型机床和低端机床。

    虽然整个行业在下滑,但下行的节奏并不是齐步走。“重型机床是机床行业此轮下滑的重灾区,产销水平已经降至2010年最高峰的两到三成左右。”陈惠仁道。重型机床的需求主要来源于重化工下细分的能源、原材料、基建、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低端机床的需求下降也非常显著,目前的水平也仅为峰值时的两到三成。陈惠仁解释称,一是因为整个市场需求总量下降,二是需求结构升级。

    “产业链的低端往往意味着机床功能的通用性,为用户提供的仅是实物产品。”陈惠仁认为,企业只有在产品深度上下功夫,瞄准有限市场的细分领域,深入挖掘才是结构升级的新路。而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就意味着要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与之伴随的则是要为客户提供一套解决方案,而非某一个实物产品。

    什么都能做,但什么也做不好,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机床行业面临的一个通病,这也折射出机床行业大而不强、专业性欠缺的现实问题。中国的机床企业过去走的是产品专业化之路,也就是说,一种机床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这种“万能型”的机床却不再符合生产需要。

    对于2015年的预测,陈惠仁表示,全行业运行情况将与2014去年持平或小幅增长,并逐步走出下行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机床行业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分化的迹象,长期占据市场主导的大企业受到的下降冲击最大,相比而言,部分民营企业却在下降潮中逆势上涨。

    上一篇

    齐心集团拟推员工持股计划

    下一篇

    豪掷240亿 万达商业欲走“轻资产”之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