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国资国企改革正进入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之一的综合改革阶段。
国有企业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泛指将不具有流动性的国有资产(资产、收益权、债权等),通过企业改制、结构性重组、风险隔离等手段,转换为在金融证券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使其具有流动性。
但是,在国企功能性分类尚不够明晰的前提下,如何精准操控不同企业的资本重组?现阶段的国资证券化改革,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全盘推进,又有哪些促进作用?
带着上述问题,1月11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
大量资本向国企股转移
NBD:我们梳理了一下,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都在致力推进国资证券化,比如支持整体上市,或者在股权激励以及多元化改革方面有新动作,就国资改革的角度来说,您觉得资本市场会呈现出哪些特征?
李锦:从现象上来看,从2014年12月开始,比如银行降准以后,沉睡几年的股市出现爆发式增长,甚至到了3400点。这其中,尤其是国企股、央企股出现多股涨停。截至目前,大量资本仍在向央企国企股转移,可以说2015年以来,国企呈现出“三阳开泰”的局面,形势特别好。
NBD:出现这种现象的详细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大家的钱都往这里面投?
李锦:从原因上看,随着房地产市场趋冷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大量资本从房地产市场抽出,开始大量流向股市,资本市场迅速兴旺起来。尤其是原本曾经低迷的部分国企股发展得到平衡,开始吸引股民的资金投入。
NBD:有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李锦:先说个背景。国有资本证券化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允许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此后,大量资本以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投入了资本市场。
实际上,这是股权多元化的改革,旨在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目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共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
而从地方层面看,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681家,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
NBD:地方股权比例比中央要高?
李锦:是的,资本证券化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尤其是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萎缩,似乎在一月内出现了股权上涨的高潮。实际上,2015年开年出现了第一个国有企业资本证券化的小浪潮。
“有利于央企政企分开”
NBD:资本市场呈现出的这一系列新现象,将给改革带来哪些利好?
李锦:首先,单纯从资本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国家的社会资本开始从房地产等领域涌向股票市场,使得资本愈加稳定和集中。资本不再四处乱蹿而是集中于企业,尤其是国企身上,这十分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NBD:对国企融资是否也有一定利好?
李锦:对国企来说,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有利于国有企业资本迅速增加,以订单为基础的外延式增长还在稳定推进,从新签海外订单、结转海外订单、海外结转订单/收入比指标上看,企业竞争力在稳步上升。
概括起来说,一是促进资本集中,二是利好企业融资。在此基础上,国资证券化改革,还有利于公司治理。
也就是改变既往国企资本均为政府所有的局面,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从根本上有利于政企分开。以后,政府管企业的权力逐渐缩小了,社会资本将会拿到更多话语权。
NBD:您刚才提到了外延式增长,通俗地说,就是从外面来的钱增多了,那么资产证券化改革,对未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又有哪些好处?
李锦:央企国际化步伐加快,这需要资本支撑,也就是说,国际竞争中的大企业集团需要大量资本作支撑,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目前的证券化改革将为国企走出去提供更好的基础。
NBD:那么对国有企业上市的促进作用呢?
李锦: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自然是要求向主业集中,剥离非主业,资产证券化的推进有利于央企治理结构的调整,推进更多资本向优势产业和企业流动,促进企业尽快走上调结构的优化发展道路。
关键是证券化促进了资本的进出自由,有利于搞活国有企业的活力。现在的上市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的二级公司或者三级公司,其上市后与母公司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被进一步切断,鉴于上市公司财务必须透明的原则,原本与母公司之间存在的多项预算等费用自然会被取消,没有必要的财务支出也会减少。
资本重组或现两种趋势
NBD:2015年,有哪些新的改革机遇?
李锦:资本的撬动力量是巨大的,今年出现的第一个机遇是,一季度将出台1+N个顶层设计方案,在这一系列方案出台前后,将会再度对股票市场构成利好,更多的资本会投向国有企业。从这点上来说,国有企业应增强信心。
NBD:既然国有企业证券化的热度不减,那么下一步在结构性重组层面,您预估会出现哪些新动向?
李锦:资本重组一直在进行,2015年,混合所有制、董事会结构治理会得到推进,企业自身重组和混合经济将“双轮驱动”。
具体来看,未来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种是国企内部的重组,部分产能过剩、亏损局面难以扭转的企业,以及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很可能会被重组或者同类合并,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在同类合并的过程中,国资市场竞争中会出现巨无霸的中国式企业航母,比如国际化大企业集团。
NBD:如果想让不同类型的企业兼并重组进展顺利,是不是前提得明确如何分类?只有分类明确了,才能有针对性地重组改革。
李锦:2015年兼并重组的顺利推进,前提是分类监管等顶层设计思路的明确。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等最终的分类方案和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
因为地方在改革中,对于企业功能分类、标准制定、重组范围等还不够明晰,比如一些企业是分类到公益性,还是商业性?未来内部分类时又该如何兼并?这些问题等顶层设计思路明确了,地方层面的改革思路自然会随之明确。
NBD:现在方案进展如何?
李锦:第一季度应该会出台,比如涉及到分类监管等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在国资委系统研究基本定型,只要等国务院深改小组审核通过,适当平衡后就会推出1+N个方案。
NBD:也就是说分类方案基本敲定了?还会有大的修改吗?
李锦:需不需要改上面来定,国务院层面会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根据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稳妥推进。等方案出来后,地方及企业会迅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