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奶牛养殖业在2014年走出了一条下滑的“悲伤曲线”,奶农的无奈倒奶、杀牛举动在年尾愈演愈烈。
实际上,在奶农苦苦支撑的2014年,却是多家乳业巨头的风光之年。这一年里,他们先后宣布要进军海外、投资海外牧场、寻求海外奶源。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奶粉进口达到100.2万吨,同比增长34.8%。
洋奶粉步步紧逼,奶农生存空间加速压缩。资料显示,2014年12月,国际原奶收购均价为2~2.3元/公斤,而国内散养户奶农卖奶均价为2.5元/公斤,甚至最低达到每公斤1.5元,而散养户每公斤原奶生产成本却接近3元。
“救奶”到底怎么救,行政命令之外,还存在哪些更具可持续性的办法?《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牛奶集团副总经理唐新仁。
到了奶农生死攸关时刻
NBD:奶业现在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唐新仁:要知道,牛奶不同于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产品,作为蛋白质极为丰富的产品,其菌落数、微生物等要求极为严格,为达标,生鲜乳在挤出后需要全程2℃~6℃冷藏,巴氏奶的话24小时内就要完成挤出、运输到生产的环节,同时乳牛每天都需要挤奶。因此,一旦发生加工厂拒收,散养户奶农可以说是处于绝对的弱势。
造成倒奶、杀牛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散养户奶农对市场波动没有强大的防御意识与应对能力,风险发生时只能一次次地被动应对;其次,在产业体系建设中政策引导缺位,多数时候是在市场波动已形成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这样只有短期效应,对产业体系建设不利;第三,随着对海外乳制品、大包粉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奶业受到冲击。
与国外乳业的奶农发起、持股牛奶加工厂不同,国内乳业处于“牛”、“奶”分离的状态。养牛的与制奶的分处不同的利益群体,彼此间不是利益共同体,反而是“你多赚我就少赚”的利益对立关系。
国内的奶农已遭受了多年的折磨,而这种情况还在加剧,倒奶、杀牛是最无可奈何的“爆点”,可以说,现在已到了奶农生死攸关的时刻。
建立融合的产业体系
NBD:如果说奶农已到了要选择“存亡”的十字路口,在养殖成本攀升难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大背景下,既然进口奶粉更便宜、更安全,那么奶农的坚守还有没有意义?价格波动之下,除了像上海市采取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外,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唐新仁:实际上,在国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势下,为整治畜牧业污染、不与农业争地,适度进口奶粉是一个好的策略。
上海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已施行了7年,无论原奶价格高企或暴跌,都通过奶农代表与企业对话的方式,达到利润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但我认为,在“牛”、“奶”分离的态势下,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以建立一个有效的“牛”、“奶”融合的产业体系,让企业与生产者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方式可以是互相持股、建立深度的契约关系。
对奶农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合作社等经营组织,提升散养户的组织性,提高其社会经营地位、自我发展能力和对话谈判的话语权;对企业而言,可以自建、收购、参股奶牛养殖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我国对牛奶有消费误区
NBD:进口奶粉多数被还原制成常温奶,生鲜乳多是制作巴氏奶,而现在市面上几乎是常温奶的天下,这是否说明中国乳业消费的格局也是倒奶、杀牛的促发因素?
唐新仁: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巴氏奶是消费常态;而我国现在对牛奶存在消费误区,即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不同品种牛奶的营养价值,某些常温奶产品的推广和宣介,更是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