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牟璇
每经记者 牟璇
2014年四季度可谓是 “颠覆性”行情,让很多本来已经松了口气的私募措手不及。热点的快速切换、急跌快涨的“过山车”震荡、结构化鲜明的“一九行情”,让私募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煎熬。而私募的业绩排名也在2014年四季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少数几家私募业绩仍稳居前列外,大多数前三季度排名靠前的私募全部出现了大换血,最终创势翔1号通过最后一个月的逆袭再度夺冠。
私募集体跑输大盘
牛市≠赚钱。
阳光私募这一追求绝对收益、在熊市中以优于大盘走势而傲视公募的群体,却在这轮牛市中掉队了。从业绩数据来看,2014年前三季度一直领先大盘走势的私募股票策略类产品却在11、12月大幅跑输大盘。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1579只股票策略产品整体上涨5.26%,跑赢大盘。其中,1474只产品获得正收益,占比93.35%,103只产品负收益,2只产品净值没有变化。
但2014年11月,以券商、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发起猛攻,偏好中小盘个股的私募基金整体表现令人大跌眼镜。11月1636只股票策略产品整体上涨4.96%,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11.98%的涨幅,仅有10.02%私募产品跑赢了沪深300指数。12月1688只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上涨4.05%,更是大幅跑输了沪深300指数25.81%的涨幅。
并且从产品来看,2014年9月,沪深300指数上涨4.82%,而股票策略类私募产品录得负收益的有201只;11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1.98%,而当月私募产品出现负收益的攀升至260只;12月,牛市气氛更加浓厚,单月收益率为负的产品居然有497只,较11月增加了91%。
11月启动的史上罕见牛市行情不但没有让部分私募享受到赚钱的喜悦,反而增加了亏损的风险,“满仓踏空再满仓补跌”不再仅是散户的“哀嚎”,也让一些精明的私募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产品跑输大盘。
业绩现冰火两重天
几家欢喜几家愁,2014年最后的业绩争夺战也因市场情绪的全然转换而峰回路转。创势翔1号完全依靠最后一个月的成功逆袭,凭借着快进快出追逐热点的手法,以一个月57.42%的净值涨幅,将徐翔管理的泽熙3期踢下冠军宝座,成为第一只连续两年夺冠的私募产品;福建滚雪球更是一个奇迹,前三季度仅以23.92%的收益率排在第286名,但11月单月收益率高达49.18%,成为当月业绩冠军,并一跃成为2014年以来截至11月底实现翻倍的私募产品,排名第六,12月滚雪球更是创出86.79%的单月收益,并在2014年全年业绩战中超越徐翔,跻身第二名。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本次牛市私募没有跟上步伐,从历史上来看,牛市行情中私募跑输公募、跑输大盘的情况很常见。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行情中,私募基金的表现非常暗淡,统计显示,2007年以阳光信托产品为代表的私募基金,净值增长率不仅未能明显跑赢大市,而且远远落后于公募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增长水平。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私募评级报告显示,相对2007年公募股票型基金过半收益翻番的业绩,包括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证券类信托在内的53只阳光私募产品中,只有10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0%,全年排名前十的产品中仅4只跑赢了公募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并且,2007年私募信托产品和公募基金相比,业绩分化程度更大,而且有相当部分公司的信托产品收益率持续低于同业。
相关私募人士表示,私募基金在牛市中跑输大盘、甚至跑输公募基金的现象并不奇怪,私募在产品设计上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这与公募追求相对收益不同。公募基金一般都会配一些大盘股,因此在牛市初期会起来得很快,并且牛市中,公募基金由于追求相对排名,即使此前没有配一些龙头产业的龙头股,后续也会因为相互比较而被动配置这类股票,因此在牛市中,公募基金大多都是业绩比较辉煌的。
不过,私募基金是以绝对收益为目的,如果觉得估值高了宁可空仓,就像2007年赵丹阳宁愿错失机会也不愿冒进,但是公募基金如果想要跑赢指数,是不会清盘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