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解码中欧陆海快线:时速将提升160公里

    每经网 2014-12-19 09:36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12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三国总理举行会晤时宣布,四国将同希腊一同建设中欧陆海快线,争取两年内建成。

    去年中匈塞达成协议共建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则是该协议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升级。

    推广中国基建到中东欧

    按照初步设计,中欧陆海快线南起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北至匈牙利布达佩斯,中途经过马其顿斯科普里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直接辐射人口3200多万,建成后将为中国和欧洲双边贸易开辟一条新的便捷通道。

    今年6月,李克强出访希腊时考察过比雷埃夫斯港。该港口是希腊最大的港口,号称“欧洲的南大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于2008年中标该港集装箱2、3号码头特许经营权。

    众所周知,运输成本是决定货物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更短的运输线路和时间肯定意味着更便宜的价格。

    李克强在6月访问希腊视察比港时说,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约80%以上的中国货物经海运抵达欧洲,通过比雷埃夫斯港的航线可以比传统航线缩短7至11天运输时间,是中国到欧洲最短的海运航线。

    改造后,现有的路线将从时速4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左右。也即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到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现在乘火车需要8到10个小时,今后只需要两到两个半小时就能到。

    铁路的建设和提速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好消息,因为中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竞争力较强。

    正如李克强所说:“中国有成熟经验和技术,铁路、电力、港口等装备制造可以说不仅质优,而且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也适应中东欧需求。”

    铁路等基建设施的投建将直接加速双方的经贸投资往来增长。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今年前10月,双方贸易额达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去年明显加快。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超过50亿美元,涉及机械、化工、电信等多个领域,投资形式更加多样化,并正在积极推进核电、火电等项目投资合作。

    金融政策护航企业走出去

    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少不了金融支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务院将出台金融支持各类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金融机构通过支持企业“走出去”而对外发展,并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双赢。

    王受文称,中国和中东欧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一批桥梁、电站、高速公路项目进展顺利。双方金融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中方多家银行在当地开设分行,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一期5亿美元已成功实施。

    作为中国帮助中东欧国家发展的重要项目,2013年中国面向中东欧国家的“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已经在落实当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波黑签署了斯坦纳瑞火电站项目协议是100亿美元贷款框架下的首个项目。中国机械设备工程公司承建塞尔维亚第一个新的燃煤发电站并扩建附近一个褐煤矿山,所需资金85%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现在有资本输出、国际并购和先进技术的整合,层次与从前的简单商品和劳务输出不一样了。

    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刘连舸说,中国金融“走出去”最初的模式是跟着中国企业走,企业到哪,金融服务到哪。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金融和银行业实力不断增强,金融“走出去”出现另一种模式,即由政府主导先签署战略协议框架,再通过金融支持落实项目。领导人出访签署基建和交通协议框架就属于这一种。

    “从银行角度来看,钱不是问题,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也相继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刘连舸说,后面将要成立的基金规模将更大。

    刘连舸也提出,“走出去”的基建企业也可以学习和借鉴互联网的“众筹”模式筹集资金。在他看来,钱不是问题,创新和人才是大问题。

    上一篇

    国务院首次发文规范慈善事业 年利润总额12%以内捐赠可免税

    下一篇

    白云机场等9公司拟筹建专业食品保险公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