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打出“全民营销”概念的是绿城集团。2012年,绿城中国遭遇销售压力之时,宋卫平亲自挂帅上阵,提出“全民营销”这一在当时看来标新立异的销售模式。
每经编辑 蔡雅芸
就在今年,房企纷纷拥抱互联网。似乎穿上了互联网“马甲”,全民营销就无往而不利。比如万科地产、复地集团和旭辉集团,分别捣鼓了“万客通”、“财富云”和“微销宝”。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晶晶表示,目前的全民营销,即改变传统销售人员售房模式,召集广泛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房源销售。随着电商、微信及APP等新媒体介入,全民营销快速升级,形成线下、线上双重客源渠道,客户覆盖更精准,销售模式更便捷。
效果有限
那么,“全民营销”效果如何?
在绿城走出困境的当年6月,全民营销体系不复存在,邦地产尚无从求证绿城低调结束全民营销的真实动机。
有分析认为,绿城的全民营销停止,是因为管控太难。大规模集团化的全民营销,要求开发商自上而下要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以保障绝对的公平、廉洁,否则就成了销售人员谋取私利的工具。其次要求整个体系的配合要迅速有效,“拓客、成交、转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连锁反应。现在借助科技平台实现病毒式传播的“全民营销”,仍然也在后期面临合理管控的问题。
碧桂园是公认的把“全民营销”做得最风生水起的一家。但《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称,碧桂园基于业主圈层进行全民营销,销售报表金额翻番,但忽略了其新增1万人的团队和同比增长八成的营销成本。碧桂园总裁莫斌曾说,“空运业主看楼”的事以后不会长期做。“我请你到我家做客,你来过一次就知道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