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小米式公寓在圈里沸腾了,大家都在想些啥?

    邦地产 2014-11-28 09:04

    据某总透露,银监会高层领导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这篇稿子。邦地产君就想啊,为什么这件事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说到底,还是抓住了一些“痛点”——高房租,漂泊感,以及最近已经成为开发商口头禅的“跨界”、“互联网思维”。

    每经编辑 蔡雅芸

    转载请标明——

    文章作者:尚希

    文章来源:邦地产

    昨天和今天被You+刷屏了,连邦地产君朋友圈里非地产行业的小伙伴都在哗哗地转。看来,雷军真的是市场兴奋剂啊。

    这年头做个独家不容易,邦地产做了独家还被其他公号疯狂转发,自然是有些成就感的。

    据某总透露,银监会高层领导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这篇稿子。邦地产君就想啊,为什么这件事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说到底,还是抓住了一些“痛点”——高房租,漂泊感,以及最近已经成为开发商口头禅的“跨界”、“互联网思维”。

    昨天在邦地产推送的另一篇文章里,潘石屹就说了,现在望京SOHO超过90%的租户都是互联网企业,以前买我们SOHO的不是煤老板就是钢企老板。不拥抱互联网怎么行呢?

    不过,各个圈子对雷军的这笔投资也并非一致的点赞,各种观点也不少。在一些顶有名的专业人士看来,这公寓就是一把旧壶把水又煮沸了而已。

    小编就把这些声音攒了攒,献给关心这事的所有人。

    投资圈

    A:解放了一代年轻人!

    B:这个我们也在研究,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北京一年的租房市场就得一千亿。

    地产界

    A:可以做但是做不大,新项目太远不适合,老项目不会都卖给他,理念倒是不错。

    B:1,小米创意蛮好。但期待小米降房价,等同于期待别人嫁老婆,这种爱情公寓式群租宿舍抑或创业者公寓式孵化基地,与居家过日子的生活住宅,基本风马牛不相干。2,盈利模式何在?我倒是觉得小米以此做风投有可行性。3,创业真的如此简单,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过过万圣节就成功?会不会退化成后大学宿舍。4,从品牌传播角度,小米真的非常成功。听说这篇文章不到一晚过十五万点击量。小米这公寓创意,一定又会赢得满堂喝彩。

    C:是否偷税漏税?互联网思维好像春药一样,不能一看就激动。

    D;啥玩意小米公寓,和小米有个毛关系。雷军是个天使啊,投资人,不是维多利亚的秘密那种天使,5分钟扶贫帮困或者说种下希望而已,离开互联网居住解决方案两万五千里好不好?!

    E:拜托了,这根本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会去玩的事——1、靠租金这是根本回不了本的好么,连地价都回不来,别说其他;2、如果真按这么设计去卖产权,小白领不会买,投资者也不会,原因么,公摊太大(300平米的客厅),要么开发商学雷锋自己持有,不计入销售面积,可是以现在购房者对开发商的态度,谁会相信开发商是真做善事啊(内心估计都会来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更不用说这只是过渡型居住,租客的更替在没有统一运营和定价的基础上,是没有办法保证上述的居住品质的,所以就算投资客购买了,租金运营的提升也缺乏统一主体(跟散售商场都运营不好是一个道理)。

    F:其实中国房地产目前的投资属性过重,这导致租售比全部非常悬殊,这种情况下,任何正规的运营手段带来的租金投资回报率都非常低。他的利润率甚至远远不如制造业,而一旦购买物业运营,对资本的要求也将非常刚好,1亿也就勉强够给几百套装修。所以折腾小米公寓不如继续造小米。

    酒店界

    A:这种社区很吸引人,这是未来的新型社区模式!

    互联网界

    A:雷军一亿元投资青年公寓应该还不至于“抢王石的饭碗”,暂时更不要说颠覆房地产。但是对雷军来说,他一直希望占领“米粉”的客厅,但是蜗居的“米粉”没有客厅,所以选择投资了一个竟然有客厅的白领公寓,“雷军不一定是一开始就要赚钱的。”

    媒体圈

    A:2000?3000的租金并不低,其实这种有逼格的住处用作短租可能还行,奈何广州又不是一个旅游城市。况且对租户拦得了外在设不了内在,恐怕没有想象得辣么完美。但,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总是值得嘉许,公寓还是值得一探。还有,介个让人想起了当年的万科爱地,不知道现在的社区生活是否一样充满了朝气和文艺气息。

    B:出租房不赚钱,靠圈聚人来做平台,实现其他运营价值,或许是互联网人的思维吧?但目前很难看到赢利点。

    C:看了x米公寓的文章后有感,住这里的都没啥隐私可言,这样下去,岂不是容易各种勾搭。。。

    咨询界

    A:首先公寓不是互联网,不要搞糊涂了,尽管现在O2O漫天飞,这改变不了公寓传统行业的事实,公寓的产品能获取的利润和深挖的潜力是由你的潜在客户群决定的,公寓的房间数决定了你的产品能够获利的数字,公寓的潜在客户群的素质决定了他们能够给企业贡献的利润。

    虽然我们一直宣称“得屌丝者得天下”,但我们讲的“得屌丝”是得大基数(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基数)的屌丝,而不是得区区五百个屌丝,也不是一千五百个屌丝,甚至不是十万个屌丝,而且试图获得大基数屌丝的企业都是互联网,现在都在砸钱买粉丝。

    因此我们在判断别人是否能挣钱的,是为了判断对方的商业模式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我一朋友傍了台湾日月光主席多年(亚洲富豪之一),赚了上千万,但是你试想一下,你花很多时间在一万个屌丝身上(有那么多精力吗),他们的支付能力不超过两千块钱的公寓,企业能够赚多少钱,难道大家期待这一万个人当中有雷布斯吗?就算出了一个雷布斯以他们没有企业咨询服务经验的人能黏得住他吗?能挖掘得出来吗?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地产界的吐槽特别猛烈。这是为神马涅?邦地产将继续关注,并为您解读。

        点击微信原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重庆推广3000辆新能源汽车 6股持续火热(名单)

    下一篇

    上海建工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不想翻脸?请先婚前公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