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本来以为车险保费相差不大,没想到不同公司竟差了上千元!”近日,一个号称中国首个微信车险比价神器的微信公众号“最惠保”,在保险圈及消费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车主在微信上输入用户信息和投保方案后,可获得不同保险公司的报价。一位体验过该平台的用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除了一般的车牌号、车架号,还需要输入发动机号、行驶区域等信息,不免有信息泄露的担忧。
最惠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处于初创阶段,目前已经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的保险公司有十家左右,待与更多保险公司对接后,更为完善的数据库将实现用户录入信息的简化。上述人士还称,最惠保以比价为切入点,未来定位为保险业的“去哪儿网”。有业内人士认为,价格仅是用户选择保险公司参考的指标之一,车险费改的方向在于满足车主个性化的保费需求,基于传统车险定价模式的比价功能意义有限。
比价功能切入车险领域
在体验了最惠保后,不少车主的反应是:哎呀,竟然差别这么大。车主刘先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示“最惠保”为自己的大众途观的车险报价,选择车损(22.99万元)、三者(50万元)、盗抢及三个险种的不计免赔,六家保险公司的上述商业车险报价信息中,最高5213元,最低4262.12元,两者相差近1000元。稍后刘先生也前往上述六家保险公司做了抽样调查,查询结论是最惠保的报价基本准确。
“最惠保向用户展现差异化的报价,为消费者省去挨家查询报价的麻烦。”一位最惠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截至目前,在该平台上仅显示了比价功能,使用时,用户首先填写车辆信息,如果希望得到更多保险公司的报价,则需要填车主姓名,然后选择偏好的投保险种及保额,确定上述信息即可展示各家保险公司的网销报价;随后点击公司可查明细,页面还附上了保险公司客服热线及保险公司官网链接。
不过,有车主用后表示:“输入的个人信息太多了,如今互联网渠道保密性难以保障,万一信息泄露了怎么办?”记者注意到,除了车牌号和车架号,用户录入的信息还包括车价、发动机号、注册日期、保险起期、行驶区域、车主姓名等。上述负责人坦言,由于各家保险公司的网络报价输入口径并不统一,在更多的保险公司与平台对接后,最终用户输入信息才能简化。
对于这种植入微信端的比价功能,有人认为符合互联网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而言确实有帮助;也有人表示,车险投保简单,车主投保更关心投保中和投保后的服务是否高效便捷。此外,忠实于某些大牌险企的用户可能并不愿意轻易更换投保公司,一部分新车购买人青睐在4S店投保,有些消费者更愿意享受电销车险中讨价还价的乐趣。
拟通过保险公司返点盈利
一位车险行业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认为,最惠保获取数据的方式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据了解,2012年某国外比价网站为了比较不同保险公司的价格,直接从保险公司的网站上拿来了数据而被勒令停止。解决的方式为,通过保险公司向政府递交的管理文件中获取数据,再基于用户个人信息建模预测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保费。上述最惠保人士表示,平台为保险公司带来保费流量,应该不存在数据运用风险。但他同时称,公司正积极与更多的保险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在上述平台的创始方看来,最惠保最大的优势是给车险两头都提供了更大的效用。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比价服务(未来还可能加入支付保费等服务功能)、为车险代理人从传统复杂报价里解放出来,助推保险中介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C端免费的运营模式获取有用户信息,为保险公司直销渠道降低获客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省掉了中间环节,一般认为消费者通过电销、网销渠道购买车险比其他渠道节省15%。实际上,电销渠道并不低廉的获客成本挤压了险企的盈利空间。据悉,一份电销名单的价格可能高达6元。上述人士预测,随着平台化渠道的出现,车险的获客成本将从目前30%水平降到10%以下,为保险公司增加20个百分点的利润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最惠保”通过比价功能,以“给保险公司带来保费流量,获得其返点”为主要盈利模式。据上述最惠宝人士介绍,以后将根据业务需求增加、调整功能,但平台将自始至终对终端用户免费,向B端单项收费模式。
参照“去哪儿网”的运营收入来源,大体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服务收入,即按照旅游服务提供商通过去哪儿网而实际成交的金额或者通过去哪儿网带来的点击来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二是网页广告收入;第三是其他类型的收入,包括团购旅游产品的代理销售收入及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佣金收入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不同看法。车险无忧、车宝UBI车险CEO帅勇认为,车险费改的方向在于满足车主个性化的保费需求,在车险的定价方式上会有根本性的变革,如通过违章记录、理赔情况、驾驶行为等“人”的因素,发挥车险费率杠杆作用;比价功能还是基于传统的车险定价模式,因此意义有限。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