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举报数量最多的四个省份是:山东(20件)、湖北(15件)、河南(14件)、辽宁(12件),举报量最多的地市是大连市(6件)。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企业的环境表现和环境执法等问题突出,成为环境治理的难点。
昨日(11月19日),环保部公布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2014年7月群众举报案件处理情况,共受理群众举报149件,其中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有119件。
其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黑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因环境违规问题被群众重复举报。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环境违法成本低,导致了环境执法对遏制污染的实际影响能力有限,近年来,企业环境违规被重复举报的现行较为普遍。
本次举报数量最多的四个省份是:山东(20件)、湖北(15件)、河南(14件)、辽宁(12件),举报量最多的地市是大连市(6件)。
在存在污染问题的案件中,涉及大气的74件、涉及水的21件、涉及噪声的23件、涉及固体废弃物的5件、涉及项目审批的55件。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存在大气污染问题的案件占受理总数的50%。
各地环保部门已对这些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其中责令限期整改45件、停产治理43件、处以罚款35件、补办环评手续26件、现场予以纠正20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15件、取缔关闭13件。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7月,环境保护部"12369"环保举报热线共受理重复举报30件,占受理总数的20%。
其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黑化集团有限公司废气污染问题自2009年至今共受理6次。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异味扰民问题自2009年至今共受理6次,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味精生产企业,排放发酵异味是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达标排放,仍会对周边群众造成影响。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之所以存在这些久拖不绝的环境违法问题,主要是涉及到执法不严、管理不严、环境违法成本低等多重因素。”
针对群众多次反映,污染问题始终未能消除的举报这案件,环保部将加大处置力度,积极采取约谈、督办、区域限批等方式,推动污染问题的解决,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不受损害。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