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争夺小微业务“红海” 华夏银行联手中小企业协会推公益主题

    每经网 2014-11-18 11:48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大企业议价能力增强以及直接融资渠道逐渐增,加速了银行息差、息差收窄,如何有效获地优质的中小企业资源成为银行一直研究、探索的话题。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大企业议价能力增强以及直接融资渠道逐渐增,加速了银行息差、息差收窄,而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对银行而言也已经从蓝海转向争夺红海,如何有效获地优质的中小企业资源成为银行一直研究、探索的话题。

    目前,银行获取中小企业客户的主要渠道包括当地的行业协会、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以及原有客户推荐等,而银行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提高客户黏度也成为一个趋势。

    近日,由华夏银行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发起的开放式公益平台—2014年“华夏之星”为全国30多名中小企业主开展为期7天的封闭式培训。

    “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优质的中小企业,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对全国几百家中小企业进行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核,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以及企业主的价值观等,获选的企业年产规模最小为几百万。”华夏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华夏银行2014“华夏之星”主要为企业主提供系统商学院培训、公益理念孵化等培训,同时学员共同建造一座乡村图书馆,整个公益项目几个月的时间,不以盈利为目的。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其他银行类似,华夏银行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合作,他们可以为华夏银行介绍更多的中小企业资源,中小企业协会和很多银行都有合作,现在很多银行都有类似的活动,而中小企业客户也都是主要参加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对银行来讲最重要是在企业中树立了品牌形象,华夏银行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是,华夏银行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公益,这在银行系统中还是非常少见的。

    某咨询管理公司的企业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这个活动给银行带来最大的益处是品牌效应,现在中小企业是银行的必争之地,华夏银行通过这个活动至少在小企业中建立了信任感。“现在中小企业主除了希望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外,还希望得到意志力的锻炼,这些都是作企业主的必备要素,而在这个项目中,小企业主七天都是住帐篷,条件很艰苦,对我们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很有帮助。在商学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一些互联网金融等当下热点话题,同时,还有会学习管理、心理等方面的课程。”

    某制造业企业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参与这个公益项目的企业并不都是华夏银行的客户,但是很多企业主都会因为这个活动和该行走的越来越近,“未来在业务上也会有很多合作的,这个都不用问。”

    记者还在项目现场还了解到,华夏银行选择参与这个项目的中小企业的考核要素与银行信贷考核要素极为相似,例如企业的规模、净利润以及企业主的诚信、是否有赌博等不良嗜好等。将信贷审批考核要素结合项目中,也是为日后企业成为该行客户做一个基础铺垫。

    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7,840.92亿元,较年初增长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77亿元,同比增长18.39%,小企业贷款保持“两个不低于”。

    上一篇

    P2P金融盈利模式“异化” 泡沫出现

    下一篇

    “安倍经济学”药效渐失 日本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