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史青伟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史青伟 发自上海
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预付卡规范工作委员会的年度行业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零售业预付卡销售规模为9068.8亿元,同比增长5.13%。其中,去年前8月销售规模保持了同比15%以上的增速,但进入去年9月之后开始迅速下滑。今年的情况并未好转,一季度以来,零售业预付卡销售规模一度出现了超过20%的下滑,商业预付卡业务遇冷。
对此,讯联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寇向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预付卡收入包括发卡收入、刷卡收入以及沉淀资金收入等,在各项监管规定未出台之前,备付金被许多发卡公司挪为他用。现在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发卡量和收益下降,发卡公司的日子不太好过。
增速连续两年放缓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监管层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加强规范的背景下,2013年预付卡行业增长趋缓。
中国商业联合会预付卡规范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显示,2013年零售业预付卡销售增长率为5.13%,比2012年同期下滑12.25个百分点;连锁百强样本企业预付卡销售增长率为7.67%,比2012年同期下滑19.16个百分点。
实际上,早在2012年,因电子商务和消费疲软对传统零售业的双重冲击,以及中央对“三公消费”的规范,预付卡行业的增速就已经开始明显下滑。《2013年中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显示,2012年零售业预付卡销售规模虽然仍在增长,预付卡销售增长率为17.38%,但比2011年同比下滑8.31个百分点。其中,连锁百强样本企业预付卡销售增长率为26.83%,比2011年下降7.96个百分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预付卡规范委员会主任王琴华表示,网络购物市场的加速发展以及政策监管持续发力,都对预付卡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冲击。随着厉行节俭之风推向全国,以集团消费为主的预付卡消费规模持续下滑。
此外,商务部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规范也影响了预付卡行业的发展。自2012年11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以来,监管层对预付卡行业的监管力度开始加大,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进入实质规范管理阶段。2013年一季度,全国各地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共对265家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其中,责令限期改正260家,罚款5家。
多数企业盈利困难
据记者了解,对于大部分预付卡企业来说,都处于盈利困难的窘境。例如,主营预付卡业务的中国创新支付(08083,HK),公司今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额2815万元,同比下降65%;亏损1958万元,去年同期为实现纯利676万元。对此,公司公告解释为预付卡销售未达管理层预期。
不过,寇向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预付卡收入包括发卡收入、刷卡收入以及沉淀资金收入等,业内也有公司能够实现盈利。
商业预付卡的盈利包括备付金的使用收益、卡内过期资金和卡内残值收益。备付金是指商业预付卡中尚未使用的货币资金。预付卡的商业模式使得预付卡在销售和使用完毕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于是在发卡机构就形成了一定的在途资金,即备付金。
虽然根据相关规定,预收资金只能用于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以及借贷。备付金虽然不构成商业企业的直接盈利,但由于备付金不计利息,预付款一旦收缴上来,即刻成为发卡企业零利息的短期贷款,从而降低了发卡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预付卡都设有使用期限,如果消费者因为疏忽大意而使得预付卡过期,又没有办理续期手续,那么从预付卡经营的资金清算机制来看,这部分资金就将成为发卡企业的盈利。另外,由于预付卡的消费特点,使得预付卡中并非所有的资金都能被使用,因其不能提现不可找零,一些资金便会最终沉淀下来。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若以年发行4亿人民币计算,备付金沉淀40%,刷卡费率1.5%,沉淀资金银行收益5%为模型,费率收入为4亿元*0.6*0.015=360万元,备付金沉淀收益为4亿元*0.4*0.05=800万元,合计毛收益为1160万。按照预付卡销售行业提成1.5%计算,提成开支为4亿元*0.015=600万元。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行业的毛利润则为560万元。
不过,这是在没有扣除人员成本、设备成本、办公成本、营销成本等的前提下计算得来的。若发卡公司规模为100人,平均单人年人力成本(薪资福利)5万元,总人力成本就高达500万。因此,预付卡行业利润空间极低。
该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单用途预付卡比起多用途卡更具优势。因其有实体支撑、利润高、可享受更高的打折优惠等,有些商场或者超市可以98折、97折变相打折出售或者以提成佣金方式返还购卡人,特别是服务、餐饮等行业的折扣力度及销售手段更加灵活,这对多用途预付卡及发卡企业形成了最直接的冲击和竞争。
部分企业转型互联网金融
受竞争日益白热化、商户雷同、第一梯队公司规模差距不明显等因素影响,预付卡行业正面临成长瓶颈。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预付卡企业也开始谋求转型。
王琴华表示,一些发卡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加强与顾客联系,挖掘现有客户消费潜力,加强与电商联系,开发新的市场空间,并在扩大个人预付卡业务上做了许多尝试,如创新产品设计、细分目标市场、扩大销售渠道等,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比如,今年6月底,上海预付卡巨头上海得仕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仕企业)高调宣布将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而切入口则是凭借与中小企业有多年合作基础的中小企业理财。
记者从得仕企业获悉,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机构版理财工具得仕宝已经正式上线,其包含了两款理财产品,一是活期的“摇钱树”,二是定期30天的“恭喜发财”。其中,“摇钱树”对接的是宝盈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而“恭喜发财”则对接大成基金的短期理财基金。得仕宝有效整合了线上和线下业务,打通了预付卡领域的O2O商业模式。
“进军互联网金融是公司很早之前就定下来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而最终确定为中小企业服务则是因为公司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与中小企业打交道的经验,知道他们的诉求。”得仕企业战略规划总监周学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小企业的闲置资金多,也存在理财需求,得仕宝就是为他们服务的。”
除了得仕宝,为拓展该支付账户的线下消费功能,得仕企业利用自己的发卡系统,为客户提供线下支付介质——得仕红利卡,使得客户可以通过支付账户中的货币基金进行消费,实现消费卡和理财卡的一体化。据悉,得仕红利卡是首个与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合作的预付卡。
另据得仕企业总裁陈亮表示,“公司目前已具有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证监会核准的基金销售支付牌照,此外我们很早就有预付卡牌照,这三张牌照将使得仕红利卡所兼顾的消费和理财功能更合规。”
个人、团购并重是未来趋势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此前曾公开表示,国内预付卡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问题实际上一直是预付卡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价格竞争。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业务创新来完成,包括在预付卡产品、管理和服务方面来进行一系列创新。
上海付费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付费通)总经理张晨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团购作为福利发放,依然是目前国内预付卡获取增量的主要方式。以客户需求拉动才是第三方支付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要对社会上所有潜在客户进行分类,包括个人客户和商户。付费通初步设想是区域经营,比如推出仅服务于固定区域的付费通打折卡,同时与该区域内合作商铺协商,配合公司业务。
张晨指出,国内预付卡业务主要通过沉淀资金利息赚钱,这与国外靠手续服务费盈利的模式大相径庭。
中国商业联合会预付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弋涛表示,预付卡的市场将逐渐由团购客户为主向以个人、团购并重的市场转变,也即B2B和B2C两种模式共同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依据目前的监管政策,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发行预付卡的资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预付卡行业避免了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巨大冲击,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预付卡企业与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将逐渐增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