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淡市也有好生意:房企并购带来多重收益

    2014-10-17 00:5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对龙头开发商来说,眼下的并购不但可以扩大公司规模,或者获得一个上市融资的新平台,还有机会在斥资金额不多的情况下,借助企业本身的背景、财务、资源,改善目标公司的负债比例、融资成本、周转速度,进而提升目标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在这一方面,绿地收购盛高的案例值得借鉴。

    2013年5月,盛高置地(绿地香港前身)与绿地集团签署相关协议,绿地将通过其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以总共约30亿港元的代价认购盛高置地增发的普通股及无投票权可换股优先股,交易完成后,绿地控股将持有盛高置地扩大股本后60%的股份。

    绿地香港(00337,HK)首席财务官游德锋透露,自盛高置地被绿地收购以来,无论是信用评级、土地资源,还是人力资源等方面均比一年前有了很大提高。在没有大规模注入资产的情况下,绿地香港的销售业绩取得大幅提升,周转速度也有所加快,财务结构更加合理,融资成本更是大幅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15日绿地香港股价已经达到2.98港元,而一年前绿地进入时的成本为每股1.9港元,由此看来,绿地本次收购已获得非常可观的账面收益。

    绿地香港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绿地香港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前9月,连同其子公司及其集团,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90.08亿元,按年增加65.26亿元或2.6倍,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22.11万平方米,按年增加98.26万平方米,平均售价为7377元/平方米。绿地香港今年的销售目标为120亿元,而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5.07%。

    在销售业绩大幅提升的背后,绿地的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

    “自去年8月以来,绿地香港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发债融资。三大评级机构都对其维持‘投资级’评级,使得绿地香港的债务水平和融资成本有较大改善,公司2013年末的融资成本是8.18%(年化),到2014年中已降为5.17%。”游德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香港的投资机构正是看中了绿地集团的背景,才使得绿地香港在被绿地正式控股的一年内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绿地香港的销售业绩大增和融资成本大降,让众多房地产人士感到意外。此前,业界对绿地收购盛高的看法是,绿地将借助于盛高的壳资源在香港市场融资,当时,很多人仅将盛高视为绿地的一个融资平台,而从未想过,借用绿地的背景,盛高自身也可以迅速盘活,并实现业绩、融资成本、人才及土地资源的多项改善,最终成为一家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

    据绿地香港方面透露,绿地香港未来购入的新的土地储备,会以绿地集团的名义去和地方政府协商,然后再由绿地香港来购买。这样可以获得相对优质的土地。

    以去年12月11日,绿地香港旗下TrueThriveInvestmentLimited(信鑫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59.5亿元竞得黄浦区五里桥街道99街坊2/2宗地块为例,虽然位于上海内环内的核心区域,折合楼板价却仅24236元/平方米,与当年出让的部分中外环区域的地块楼板价接近。而这类地块以往是盛高置地这样的中小型民营上市公司很难获得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小房企净负债率创新高 去化、还贷成新常态

    下一篇

    资金市场分配不均 大开发商“撑饱”小房企“挨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